徐阡寒老师点评:、
前面“好乖”、“好坏”更适合孩子的语境,可是后面明明是很大的大人了呀!从小写到大,似乎啥都想写进去。写父亲的歌实在太多了,诸如《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田野》《父亲》……一搜呼啦啦一大片,我们只有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父亲,或是你有与众不同的文笔,才可能突破重围!
牟善爽老师点评:
真情流露,且有细节表述。先说题目:浓浓的父爱到不一定不好,但是缺少特点,建议再斟酌。特别喜欢里面的“走时吃的用的都往包里塞”这一句。写这种题材的词,就是要用真情实感,笔者做到了。但是最忌讳用词有一点点不精准或者一点点的夸张,这一点体现在了最后一句:一天天变老心如刀绞泪流满腮。“心如刀绞”建议“心急如焚”,“泪流满腮”建议“不敢说出来”。“一天天变老心急如焚不敢说出来”。最后就是共同探讨的话题:有些词需要表达充分,有些词需要墨尽留白,写满了不一定好,写短了不一定不好。“青杏”二字笔误了。
6. 月儿入梦
作词:刘书瑞
浸过牛奶的月儿,甜了我的梦,
似风似雾似熟悉的眼睛。
线儿拉长的纺车声,嗡嗡嗡嗡,
三更的线穗五更里盛。
点亮老家的月儿,点亮我的梦,
似云似烟似炕头的油灯。
穿梭引线的织布声,呱哒呱哒,
织出的日子你针针缝。
啊依吔吔月入梦,
入了那年的冰窟窿。
真想忘掉童年瑟瑟的冷,
怎能忘了娘亲的纺织声。
啊依吔吔月入梦,
入了母爱的最深层,
如果娘亲见不了儿子的影,
一定是他脚后跟上缠着风!
名家点评
王晓岭老师点评:
叙事风格歌词的语感和语境在不断发展,这首词基本不落伍。但纺车是太早的事了,起码是奶奶辈的了。
征宇老师点评:
第六首,我觉得挺独特的,我看了好几遍啊,跟前面的那些显然是都不太一样,用他的这个话来讲,就是他爱用“似”嘛,但是我觉得这个语言上有点矛盾,不太统一,我根据他有一句“啊依吔吔”,好像是西南一带少数民族的民歌那一类的一些方法。
嘉宾点评
徐阡寒老师点评:
歌词的音乐感很强,“月儿入梦”很唯美,歌词却没有贯穿这样的唯美,尤其是“入了那年的冰窟窿”、“入了母爱的最深层”这样的句子显然不是歌词的语言,唱起来并不具有美感,似乎是为了押韵拼凑,建议深挖“月儿入梦”与“娘亲的纺织声”之间的关联,多寻找诗意而不是诗化的语言。
牟善爽老师点评:
这首词的意境很好。几点建议:一是关于用词的精准度。前两段的“似风”、“似雾”、“似云”、“似烟”很朦胧,与梦有关,但与月亮无关,建议换个角度表达。可以顺着往下写:浸过牛奶的月儿,甜了我的梦,梦里我看见你温柔的眼睛……也可以围绕着梦中的自己把词写实。比如:有风有雾有你温柔的眼睛,有云有烟有炕头的油灯。二是意境的稳定性。整首词都带着淡淡的思念,很柔,很静。所以在个别词汇的使用上要考虑避免太跳,从而“破了意境”。比如“冰窟窿”、“脚后跟上缠着风”。三是用词的巧妙性。比如:真想忘掉童年瑟瑟的冷,怎能忘了娘亲的纺织声。可以考虑“真想忘掉童年瑟瑟的冷,藏进那娘亲的纺织声。”
7. 给悲伤一把椅子
作词:汪茶英
不经意间,
偶尔低头,
发现往事中的悲伤,
占据了心灵的窗户。
给悲伤一把椅子,
我要和它深深对视,
看看彼此眼中谁赢谁输。
曾经砍去我青春的花枝,
是否以为我就此干枯?
这么多年我努力活着,
只为那些伤疤深处,
长出新的树枝。
不能低头,
皇冠会掉,
那些往事中的悲伤,
总是让心情湿漉漉。
给悲伤一把椅子,
我要和它狠狠打赌,
看看彼此眼里谁是懦夫。
曾经呛得我呼吸急促,
是否以为我从此葡伏?
这么多年我苦苦挣扎,
只为扛过风风雨雨,
迎着彩虹欢呼。
既然落地第一声是啼哭,
为人生定了悲伤的调子,
我何不坦然面对,
给悲伤一把椅子?
就算邀请它来监督,
我可曾因为泪水而迷路。
名家点评
征宇老师点评:
第七首,我建议这个作者可以给《诗刊》投稿试试,没准儿能发,现在诗刊上很多诗啊,我觉得还不如你这首呢,你这个比他们那一些烂诗要强的多,你的问题也在这里,因为咱们这是写歌词,虽然你的文字很浅显,但过于诗化的东西谱上曲,你想想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都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唱完了,这是不太符合歌词的一些基本要求的。
嘉宾点评
徐阡寒老师点评:
给悲伤一把椅子?和它深深对视,和它打赌?哈哈,不如给命运一把椅子!邀请悲伤来监督?悲伤怎么来监督?太虚空,没有意义。可能你觉得这很诗意,但是听众会听得一头雾水,感觉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毕竟,歌词与诗歌还是有区别的。
牟善爽老师点评:
这首词的题目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给悲伤一把椅子,让悲伤歇一会儿。”如果是,建议如下:一是从逻辑关系上看,作者内心的矛盾,导致了歌词的矛盾。作者既想让悲伤歇一会儿,又忍不住悲伤,而且还要挑战悲伤,最后又要给悲伤一把椅子。所以作品出来后会不容易让人理解。二是从内心活动上来看,作者在和悲伤对视时,自己变成了椅子,也就是说作者在自我挑战。想成为椅子让悲伤歇一会,又想成为椅子挑战悲伤。为了解读这首词,我真累够呛。仔细看看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字还都没毛病,作者的文字水平很高。但话说回来,我可是读了十几遍啊,别人可就不一定有这个耐心了。所以,这首词写复杂了。
8. 血脉情 承载爱
作词:乔明全
不管儿女是好歹,
唯有父母揽怀担待;
因为血脉里流淌深爱,
怀抱着希望云彩。
亲情树,心上栽,
维系枝繁叶茂连根脉;
只盼望花开结出果实来,
一辈辈听命运安排。
照看子孙不懈怠,
享受天伦用情灌溉。
放飞了风筝线在手拽,
难忘记亲情挂怀。
血脉情,承载爱,
不可忽略亲情根深埋;
繁衍的根脉沐浴在爱海,
一代代靠勤奋成材。
名家点评
征宇老师点评:
第八首,我感觉这个主题不是很清楚,不知道他到底是想说什么,说来说去没有一两句直切主题的这种句子,所以就绕来绕去的好像听着一个老人在叨叨,就不知道要点在什么地方,这是他的一个缺点。另外,语言上的有些词啊,什么叫揽怀担待?我就不太懂啊,这什么意思呢?
还有一点,这首明显的跑题了,这跟咱们这题有什么关系?
嘉宾点评
徐阡寒老师点评:
适合老年大学合唱班唱。把对儿女子孙的期望和对自我的安慰都寄放在歌词里了,题目、有些句子如“一辈辈听命运安排”可以再商榷下。
牟善爽老师点评:
词很顺,用词也没有毛病,但就是找不到感觉。其实,这也是原创音乐广泛存在的是一种现象。个人认为,写词第一个忌讳是教育或者让别人怎样去做,因为在受众人群心里,这类词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还有一个忌讳就是口号化,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干体。口号化不同于口语化。口语化是为了让受众更好的接受,而口号化更多的是强行灌输,缺少情感。当然,这里针对的不是这首词,这首词已经在尽可能的规避了。比如:放飞了风筝,线在手里拽。但由于是立意的原因,导致怎么跳都跳不出来。建议从个人的真实感受出发,哪怕围绕着自己可爱的小孙子来写,效果都会不一样。
9. 没忘爸妈的话
作词:张洪军
忙忙碌碌风吹雨打,
转眼鬓角添白发。
如烟往事风卷走,
才懂啥叫浪淘沙。
为人处事多如麻,
非分之想偶升华。
突然想起妈妈的话,
本本分分才立家。
坎坎坷坷几多伤疤,
自嘲磨难变鳞甲。
困难面前不低头,
活出样来才潇洒。
山高路远难攀爬,
也想把人踩脚下。
突然想起爸爸的话,
坦坦荡荡走天涯!
名家点评
王晓岭老师点评:
题目不错,但具体写什么怎么写还需推敲。
征宇老师点评:
第九首其实也是跑题了,这跟咱们这期的这个题相差甚远。另外,我也同意,这个确实有点老干体啊,就是语言、角度都没有什么新鲜的创意,一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