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传媒董事长兼CEO虞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简而言之,合并原因是防止双方惨烈竞争,通过合作实现共赢,避免双输。”
虞锋说,“目前,聚众已经走到上市的门槛。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上市申请书,第二稿都交了。今年完成上市,肯定没问题。于是出现一个问题,我们是继续上市,从资本市场拿到钱和分众展开更为惨烈的竞争,还是走向联合,做大做强?”
“分众的江总很清楚我们的上市进展,同时对未来的市场发展格局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于是,在去年就和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沟通的结果就是,双方合并,扩大行业领先优势。”虞锋表示。
有市场人士评论说,之所以合并,是因为聚众在融资上正面临巨大压力,虞锋对此报以一笑,反问一句,“如果真的是这样,分众会选择现在和我们合并吗?类似的评价其实都是不攻自破的。”
关于此次合并的一些交易细节,虞锋说,“通过换股,我们百分之百的股权给分众,同时获得分众支付给我们的9400万美元现金,以及价值2.31亿美元的分众股票。对于聚众现在的小股东,我们支付现金;而我个人(聚众第一大股东)和凯雷集团(聚众第二大股东),则持有分众的股票。凯雷对分众的未来发展非常看好,将继续予以支持。”
虞锋表示,“合并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使分众成为中国户外广告行业的领袖,避免被外资吃掉。从过去的经验看,包括汽车、手机、家电等行业,在市场发育初期,由于主要企业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几败俱伤,最后成为外资的囊中物。”
“现在,有很多外资巨头看重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去年,全球第二、欧洲第一的户外广告集团法国德高贝登公司,只花了1亿多美元,就全吃掉了两家在香港上市的户外广告公司媒体世纪(8160,hk)和媒体伯乐(8072,hk)。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虞锋坦陈外资蚕食中国市场的隐忧。
谈及合并后的分众的发展思路,虞锋说,“我们强强联手后,江总和我共同担任分众的联合董事长。这样的管理设计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中也常见。在业务上,继续保留分众和聚众两个品牌。我们将利用这两个品牌各自的优势,进行业务整合:将适合分众做的,从聚众分拆过去;适合聚众做的,从分众分拆过来。这样,我们将优势互补,而且避免了不合并可能产生的恶性竞争。”
黄升民:户外广告市场需要巨头
“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目前没有绝对领袖,需要巨头。”昨日,得知分众传媒、聚众传媒合并消息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表示。
黄升民说,“我积极看待此次并购。两家合并后,集中各自优势,对培育户外广告市场本身意义重大。目前,中国户外广告市场前景好,盘子小。从广告增幅上看,排在互联网和广播之后,列第三;从广告额的总量上看,约为人民币120亿元,低于约为300亿元的电视,200多亿元的报纸,被业内称为‘第三媒体’。”
“在120亿元的市场总量中,分众的份额约为6到7亿元,聚众在3亿元左右。两家合起来,约为10亿元。也就是说,新的分众传媒,市场占有率也只有10%左右。高速发展,但没有巨头,这是户外广告市场面临的问题。如果合并后的分众,能将收入做到20亿元,他们会投更多的资金,培育这个市场,对于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很理想的状态。”黄升民分析称。
黄升民认为,在家庭媒体方面,电视和互联网占据绝对优势,而在移动媒体领域,手机和户外广告都大有可为。因此,分众与聚众合并之后,对实现户外广告产业利益的最大化很有好处,分众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广告主的选择是多元的,但是如果当他们考虑楼宇广告时,基本上就只剩下分众这一个选择了。”
黄升民毫不讳言对虞锋观点的认同,“我很同意虞锋的看法,不合并,分众和聚众之间的竞争将会非常惨烈。做户外广告,需要不断地铺设网点,抢占市场,投入巨大。一旦出现恶性竞争,对谁都不利。在目前的状况下合并,对经营者和出资人而言,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谈及虞锋的“抵御外资蚕食中国户外市场”的合并理念,黄升民说,“江南春和虞锋,在分众和聚众,都是创始人。他们对户外广告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很深,考虑也很多,合并是在按照自己的理想意愿来布局。将来,或许可能出现更大的资本来收购分众,到那时,就不是个人情感的问题了。”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