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旅游策划专家,游乐、体验产品设计大师陈世才教授于2022年7月9日晚,于北京家中仙逝,享年86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陈教授是华汉文旅很多人进入旅游规划行业的授业恩师,是历经磨难却积极乐观的模范,耄耋高龄却充满奇思妙想的老师。华汉旅初立之时,陈世才教授作为华汉旅专家团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带着大家踏勘,亲自操刀,用脚步丈量山河,用双手凝结智慧,参与推动许多地方的旅游创业发展,提出的许多观点到现在依然经典,许多方案对地方旅游发展影响深远。
他热心激励后辈,为华汉文旅学子设立专属的陈世才基金,鼓励大家学习向上陈世才虽然离去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与智慧永不落幕,从今天起华汉文旅将陆续发表陈教授的著作文章,以此怀念陈世才教授!
《玩家创意: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内容简介:作者在从事旅游休闲项目的策划工作中,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创意设计了许多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的旅游新产品。《玩家创意: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选取了其中100个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实例,介绍了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大胆艺术创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旅游景区、休闲游乐和主题公园策划设计人员、投资人、经营管理人员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商娱中心
从“物物交换” 的商业萌芽时期开始,商业繁荣发展的历史也是其业态不断创新的历史。现代商业已经是业态多样,无处不在的庞大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把购物变成一种休闲活动的理念开始出现,人们不再单纯地为购物而进商场或去商街,逛商场也成为了一种城市的休闲活动。因此,大型商业普遍关注休闲购物的环境,营造休闲购物的情趣,增加休闲购物的娱乐内容,出现了商娱并重的新颖业态,即商娱中心或是充满文化、娱乐氛围的步行商街。
“走商娱结合的路” 已经被大型商场的经营者用来作为赢得竞争胜利的手段。但是,商娱中心的建设中,常常有这样一些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是商娱中心中商业和娱乐的比重问题。传统的商店是不设娱乐的,后来,渐渐地商场里出现了餐饮和娱乐,但初期的商场娱乐比重都不大,只是作为商场的一个陪衬。现在大多数有娱乐设施的商场中,也都是娱乐处于从属位置。如北京的双安、百盛等商场都有一个规模不大的游戏机房,武汉商场和上海八佰伴等大型商场里的娱乐规模虽然比较大一些,但也仍然是从属于商场的娱乐。商娱中心则不同,它不是以商为主,附带一些娱乐;也不是以办娱乐场为主,附带一些购物、餐饮等商业服务部分。商娱中心是强调商娱并重的,均衡的,它和商场或娱乐场都有着根本的不同。
其次,商娱中心在处置商业和娱乐两部分时,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商娱分开,只是把一个商场和一个娱乐场放在了一起,但完全是相互隔离的两个部分;另一种是商娱交融在一起,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商娱互动的关系。玩中有购,购中又有玩,把这种全新的营销概念引进到了大型商场中来。
商娱中心的规划设计有许多难点。一是规划设计师必须通晓商业和娱乐业的市场规律,把商娱两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一规划。二是商娱中心的娱乐选项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如购物环境和娱乐环境的统一,购物和娱乐的相互促进,还有娱乐项目的选项受商场室内环境的限制,如层高低、柱距近、承重小、噪声控制严等影响。所以,商娱中心的建设应遵循自己的规律。
近期,作为商娱中心的一个发展,又出现了 “少儿广场”和“靓丽世界”等针对儿童或妇女等特定消费群体的商娱中心。以全新的理念,把少年宫的功能引进到了大商场中来,在确立主题、项目定位、内容设置和经营策划等许多方面,都引入了新概念,更具有独创性。昂展集团在淄博的大型商娱结合项目、金凤凰置业在临沂的 “万兴都”项目,都是在更大范围上,把休闲、娱乐、餐饮、购物和居住环境做了全面的综合,更加提升了城市的休闲格局,代表了城市休闲的时代潮流,引人注目。
在具体策划上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通常要有一个大型游乐区,成为商娱中心最聚人气的热点。如策划成集中游乐设备的 “欢乐大本营”,或是有独特主题的“探险乐园”、“儿童乐园”、“人造滑冰场”等;二是有和商业结合紧密的商场演艺、时装表演、购物游戏、托婴中心、广告游艺和新产品演示场等;三是根据规模的不同增设多种室内游乐设施,如康体水城、现代影城、假日球城、温馨绿城和浪漫歌城等综合娱乐内容;四是商场内步行区及滚轴电梯区,也要有休闲园林般的环境装饰和特色小品,创造愉悦的商娱环境;五是结合必不可少的商场餐饮,营造出餐饮的休闲娱乐氛围。如时尚的飘逸咖啡厅、 生态茶苑、竹林小吃、 演艺餐厅、亲子食屋等。大型商娱中心还特别关注户外游乐,在楼群周围、步行街及广场,都要精心地设计,巧妙地策划,显示出气势恢弘、魅力无穷的商娱大都城的靓丽形象,它吸引无数购物的顾客和休闲的游客,成为城市中十分耀眼的亮点。
说说评审会
国各地都在发展旅游,所以到处都在做旅游规划,规划的评审会地就越来越多了。我参加过不少的评审会,有的是人家评审我参与的旅游规划,有的是我评审别人所做的旅游规划,其中还有不少是评审多家竞标的规划评审会。我认为,旅游规划评审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规划的质量,通过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规划进行严格的审查、科学的分析和公正的评判,为规划把关。旅游规划的评审会确实起到了保证规划水平,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是,我也遇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评审会,违背了召开评审会的初衷,失去了规划评审的意义,对此,必须引起注意。归纳起来,问题评审会的毛病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权、贿、情妨碍了评审的公允
评审会上高官的有意暗示或无心表态,加上一群专看领导眼色行事者的随声附和,完全左右了评审的方向;为了混过评审做些私下交易,使严肃的评审会彻底变味;碍于人情而违心表态,评审组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公允。有一次我在阜阳为一个项目做评审,市长只说了句这张图画得很漂亮,与会者随即个个发言附和,甚至就立即肯定地说这份规划设计最好,我只能苦笑着保持沉默。市委书记来了,指名问我这位北京来的 “专家〞的意见,我说各个竞标单位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精心设计,我只听了20分钟就立即表态似乎太轻率了,必须仔细研究、消化、分析、对比后,才有可能做出比较负责任的、科学合理的判断,这是对规划设计者的尊重,也是对评审项目的负责。因为是书记当家,一句话就又逆转了评审会的方向。以上种种,让我深感权、贿、情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
2. 走形式降低了评审的水平
规划评审应该是保证规划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也有人把评审会看成是例行公事或必须要走的形式。因此,会议的筹备、评审材料的准备、评审专家的组成,以及专家对评审项目的考察、研究、分析等事前准备都很不充分,只是按照评审程序走完了一套形式。所以,有时候就出现了外行评内行,糊涂人评审明白人的尴尬场面;请来评审的专家既没有考察现场,也没有细看文本,更没有时间做一些调查和分析,听完规划汇报当即发表意见,我想再高水平的评审专家也未必有这样的天才;有时候连规划文 本都没有准备充分就上了会,或是冗长的汇报让人昏昏欲睡,或是限定只有20分钟的汇报,一本规划一气呵成,结果什么问题也说不清。如此等等,自然就大大地降低了评审的水平。
3. 随意性失去了评审的意义
旅游规划和其他正式规划一样,必须要有规划的严肃性和法制性,不容许有随意性,否则,规划将变得分文不值。然而无视规划的严肃性,随意违反规划的事却比比皆是。一是“规划”和“实施”不相干,有了规划不执行,规划是规划,干是干;二是换了头头换规划,来一个旅游局长重做一次旅游规划,三是承包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规划对他管不着;四是规划无约束,出了问题无责任,具体执行无监督。既然不把规划当回事,那么,规划的评审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4.老一套限制了评审的创新
为了高质量地开好旅游规划的评审会,应该改进评审会的老一套做法,来一点改革创新。可以借鉴有些论证会、鉴定会和答辩会的做法。例如可以采用现场评审、答辩式评审,甚至还可以采用会外评审的方式,扩大对规划评审意见的征集范围。此外,还应该让评审专家会前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规划文本、实地考察现场、调查项目情况和倾听规划编制组的表述。总之,从评审组的组成规格、确认规划的法规地位、规划文本的规范要求,直到改进评审会的会议形式和会议程序,都可以做一些切实的改进,以保证旅游规划既有高水平的文本,又能真正地付诸实行。
漫谈旅游地产
发展商利用旅游开发区、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舒适环境开发旅游地产,成为继城市房地产开发后的又一轮新的开发热。旅游拉动地产,反之,地产商的关注旅游,又促进了旅游景区的开发。因此,旅游和地产共生共荣,相伴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