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宗旨或主题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以“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普及、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为主题,以“学3D!用3D!我创造!我快乐!”为口号,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促新”为宗旨,倡导“数字经济+创新文化+工匠精神”融合发展,培育“数字工匠(DigitalMaster)”,孵化“数字工坊(DigitalFoundry)”、营建“数字生态(DigitalEcosystem)”,引领数字经济与战略新兴产业,助力万众创新热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践行创新型国家建设。
05
参赛条件
1、大赛参赛团队成员必须如实参加大赛设计,不得他人替代,如发现替代,取消参赛和获奖资格,通报批评。
2、学生组参赛队员身份以大赛报名时的学生证(或学校证明)、身份证为准。鼓励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3D大赛,但如因离校而没有配合指导教师组织参加大赛复赛6月和决赛11月的等同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3、职业组参赛选手身份以报名时身份证信息为准。
4、参赛团队在大赛结束之前不得以任何目的将大赛参赛作品用于其他比赛或发表于其他媒体。
5、参赛团队应自觉遵守知识产权的有关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益;对于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由参赛团队自行承担全部经济和法律责任。
6、参赛团队拥有参赛作品(包括创意、文档、源文件、图片、视频等)的知识产权;大赛组委会保留对参赛作品进行宣传、推广的权利,对参赛作品的其他商业使用须征得参赛团队同意。
7、参赛团队获得的奖金(或奖品)如需缴纳税费,将由参赛团队自行承担并办理相关手续。
8、获奖参赛团队有义务协助并配合大赛组委会做好大赛宣传、推广工作。
9、参赛团队一经提交参赛作品即代表完全接受大赛规则。
10、大赛组委会将对所有参赛者的个人详细信息进行保密。
11、大赛组委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大赛的赛程、奖项设置等进行微调,调整详情都会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告。
06
我校近年参赛情况
2012年,参赛45人,获奖1人
2014年,参赛52人,获奖4人
2015年,参赛56人,获奖7人
2019年,参赛61人,获奖8人
(以上获奖皆指国家级奖项)
07
学生收获与感悟
这个比赛让我找到了一份的自己热爱,并且把它做到最好,找到工作与学习的热爱。不停地折腾,把大学当作高三来不断地折腾。我们做事的执念在于,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们要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做一些不可能的的项目,提升自我,突破自我。珍惜学校的资源与平台,在有限的四年发光发亮,掉的头发不是一根根的头发,而是知识的力量。
——周立星
这个比赛教会了我许多东西。第一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要把积极的态度养成习惯,不要眼高手低,从小事做起,因为我们始终坚信越努力越幸运。第二我们还需要注意学习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我们要学会向老师同学请教,坚持持续性学习,学会管理好时间,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第三我们存在的问题拖延症,我们极度追求及时满足, 总想着马上做,及时做。解决拖延症,我们需要不找借口, 开好头 不能一拖再拖,要及时补救。
——赵福娟
#06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China 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 ,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0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项目,也是我国数字艺术设计创意及电子技术创新领域综合类规模大、参与院校多、影响广的权威赛事。大赛皆在落实国家数字创意产业远景规划,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深度挖掘、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
01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
02
举办时间
一年一届
3-6月校赛、省赛,下半年国赛
03
赛事流程
大赛分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校级初赛由各校组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遴选参加省级复赛项目。省级复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遴选参加全国决赛项目。全国决赛由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04
赛事宗旨或主题
鼓励原创,激发创新思维,展示数字艺术与科技创新最新成果,传播数字艺术设计、数字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融合的最新理念。
05
参赛条件
征稿对象:国内外院校、公司、团体和个人均可参加。
1、学生单元:在校学生。学校统一组织的,按学校要求提交;学校未统一组织、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请将作品提交至各分赛区邮箱(详见下面“各省分赛区一览表”);
2、教师单元:作品作者为在校教师。不分赛区。
(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参赛作品题材不限,须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三)参赛作品必须是赛程内创作、未公开发表的,大赛不接受其它赛事获奖作品。
(四)所有作品必须是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获奖作品将通过网络媒体公示。严禁抄袭、摹仿、拷贝他人的作品,一经查出,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奖励并进行公告。如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参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06
我校近年参赛情况
2018年,国家级奖项1项,其中银奖1项
2021年,国家级奖项2项,其中三等奖2项
2021年,国家级奖项2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07
学生收获与感悟
大学四年看着很长,但却过得很快,希望大家经常问自己:“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刚入学的你可能会对大学生活学习都比较陌生,那我想说,大胆打开你的好奇心,去探索每一点让你好奇的事物吧!如果瞻前顾后,就可能会失去机遇;得有闯劲,做事情要勇往直前,在解决问题的路上要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有合适的比赛就参加,遇到优秀的社团就去尝试,你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帮你一把。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前进,前方有无限可能在等着你们!
——成海睿
往期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