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耕群雕
绍兴文脉昌盛,源起于大禹和会稽山。大禹是华夏族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被尊为“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史载大禹两上会稽山,一是治水成功后“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禹封泰山,禅会稽”。二是“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于是有了华夏民族万世崇仰、祭祀绵延的大禹陵、庙。
? | 大禹雕像 戴信华
春秋后期,吴越两国为谋求霸权,发生了多次战争。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吴国,入吴为奴三年,忍辱负重,归国后,卧薪尝胆,立志复国,最终大败吴国!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台
越国大夫范蠡,文种
东晋太保、都督十五州军事、假黄钺谢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周恩来
范蠡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之后被拜为上大夫、相国,辅佐越国勾践。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又被封为上将军。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祠
文种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
▲文种墓
谢安出身陈郡谢氏。自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
周恩来,祖籍绍兴。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一生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生前多次说过“我是绍兴人”,称绍兴为自己的故乡。
群贤聚越、兰亭修禊
阳明讲学、明臣殉国、秋瑾治校
群贤聚越:春秋末年越国的杰出国君勾践与卓越的政治家文种、范蠡、经济家计然等群英聚集一堂,励精图治,共谋兴国灭吴大业,绝代佳人西施和美女郑旦也应召赴难。
兰亭修禊:兰亭地处绍兴市郊西南,依山傍水、茂林修竹,为一处幽雅的古典园林,景幽、事雅、文妙、书绝。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邀友雅集修禊于此,大家饮酒赋诗,公推王羲之作序,他乘兴挥就一篇《兰亭集序》,神来之笔,竟成千古绝唱,王羲之从此被人尊为“书圣”,兰亭亦成为“书法圣地”。
阳明讲学:嘉靖三年(1524年),阳明先生受邀在稽山书院讲学;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王学”。阳明心学,不仅在当时影响广泛,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源远流长。
▲稽山书院图
明臣殉国:明朝末年清军攻陷绍兴后,文学家王思任、理学家刘宗周、文学家祁彪佳相继不降而殉国,散文家张岱,遁迹剡溪。户部尚书倪元璐,状元余煌以及施邦曜、周凤翔、潘集等名士投水于城东渡东桥下以明志。众多忠魂心心相印,终在阴间得以会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