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征集摘要:

征集奖项: 0

征集邮箱: guanzhongartscoop@163.com

截稿时间: 2022-06-10

联系电话:见征集内容联系方式。

征集网址: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终南山,秦岭关中段的核心区域,西接昆仑,北俯关中,南望巴蜀,东锯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名山。其峪口溪涧,景观壮美,信仰道场,山高水长,数不尽的历史遗存,神话传说,英豪贤达,激昂江山,孕育了千年的中华文明,终南山下的关中平原,有着许多延绵千年的乡社村镇,祥和宁静,物产丰富,八水萦绕,丰饶沉郁,滋养着农业文明的精神内涵。从2018年起,由西安美术学院发起的“关中忙罢艺术节”在这里落地,开始了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时至今日,第四届关中忙罢艺术节也已经开启。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20世纪60年代,大地艺术 Land Art 兴起,自然、山川、江海成为表达的载体、手段,使人感怀于天地人之间的丰富关系。而后兴起的生态艺术 Eco Art ,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以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生态发展为主旨,借助科学领域的生物学、环境学、社会学等来推进实践。近年来,大地艺术和生态艺术在自然生态、环保运动、生态文明的大框架中汇集为新的交集,使艺术实践成为参与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就呈现多元发展的绚烂样态。

  近年来,我们汇聚城乡贤达,在秦岭山脉终南山区的乡村间,借助本地历史资源、自然风貌、农业特色,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坚持在地性、生态化、实用性,将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认同与现代文明、创新文化、品质生活相融合,营建一些复合功能的乡村文化空间,创作一批具有社会性、审美性、公共性的有价值的作品,突出生态概念,共同构筑城乡文化相互成就的有机关系,塑造终南山下乡村美学新意境。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共襄美好 · 终南生态艺术项目》主实施区域,石井街道蔡家坡村

  “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襄,是指大地上的劳作,解衣耕谓之襄《说文》,就是在田地中手持农具挖个土坑,并将种子埋进去;共襄,就是将齐心协力去完成共同理想,而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的理想,其标识在于实现共同富裕,在物质富裕的追求过程中,我们认为,乡村生活的美好、环境的优美、社会的醇美,更是深层次的根本性追求。共襄美好,就是共同营造山美、水美、村美、家美、味美的当代中国乡村和谐景象。

  2022年,由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关中忙罢艺术节,邀约一批知名艺术家,同时对外招募五位新锐艺术家,在终南山脚下,在金黄的麦田中,在溪地林间,以《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为题开展艺术项目。 关中艺术合作社

  本次项目以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为主展场,联合周边村落(栗元坡村、下庄村、栗峪口村),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性发展为主旨,以“共襄美好”为期望,试图通过文化艺术的链接和带动,在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创美好、共襄美好之愿景。

  本次艺术项目以生态、环境、合作、营建为实践关键词, 突出功能性空间、参与式创作,生态性艺术等概念,激发艺术创造的能动力量,带动各方能动,探索一条艺术参与乡村振兴之路径。

  项目实施时间:2022年5月-6月

  项目开放时间:2022年6月11日(初拟)起

  地点: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下庄村、栗园坡村、栗峪口村

  主办方: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

  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政府

  评审专家:

  以鄠邑区几位艺术村长为主体,搭建评审委员会。

  蔡家坡村艺术村长 宋群

  栗元坡村艺术村长 邱志杰

  下庄村艺术村长 董书兵

  栗峪口村艺术村长 刘庆元

  第四届忙罢艺术节总策划 武小川

  征集对象:

  年龄在35岁以内(身份证1986年以后)的青年艺术家及团体,艺术院校师生。

  征集方式及时间: 自通知发布之日至2022年5月15日24:00招募结束。 2022年5月15日—18日:经过专家委员会的方案审核,选出5位入围新锐艺术家/团体。 2022年5月20日—6月10日:邀约入围艺术家/团体,进入现场开展驻地考察,深化并实施项目方案。 评选标准:

  1.提交方案在生态性、在地性、参与性、合作性等方面的体现;

  2.简历和作品集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具有一定的艺术经历、在地性实践经验的艺术家优先考虑。

  获得权益:

  主办方将承担入选艺术家/团体的差旅、住宿、接待、考察,以及作品制作等相关费用,并支付艺术家费用,颁发参展证书,同时为艺术家/团体提供媒体宣传等。提交要求:

  1.作品类型不限,参与者需根据项目实施地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人文风情等条件进行创作提案;

  2.每位艺术家/团体限提交3个以内的作品方案,并提供方案说明(300字以内);

  3.参与者需提供艺术简历及作品集各一份(附联系方式);

  4.投稿以打包文件的形式发送至邮箱guanzhongartscoop@163.com,文件夹命名为:新锐艺术家招募+艺术家/组名字+方案名字+联系电话;

  5.活动不收取任何报名费;

  6.提交作品者即同意默认条款;

  7.方案入选后,驻地期间应配合主办方在原有方案上适当的修改完善或重新创作。

  8.相关问题咨询及需要作品实施地图录,可在公众号“关中艺术合作社”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至guanzhongartscoop@163.com。

  默认条款:

  1.原创性声明所有参与者提交参选作品即默认遵守:

  (1)所有参与者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保证参选作品的原创性,保证对参选作品拥有排他性且完整的著作权。

  (2)所有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参与者必须保证参选作品不含有任何暴力、色情、恐怖、极端势力等禁忌内容。所有参与者必须保证对参选作品拥有排他性和完整著作权,保证参选作品未涉及任何诉讼,未侵犯他人任何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姓名权、名字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

  (3)若参与者违反上述条款,则:主办方有权立即取消参与者参选资格,收回已经给予参与者的所有偿励权益和支付费用,由此引发的任何法律诉讼、法律责任和财产损失均与展览展览主办方无关,由艺术家本人承担。

  2.免责声明由于病毒、黑客攻击,以及其它人为干扰、突发事件或者一些展览主办方无法控制的因素,严重影响到活动的管理、安全、评审、公正性等情况下,展览主办方有权单方面推迟或取消部分和全部活动。参与者提交的参选作品在公开展览过程中可能发生设计元素、图案、版式等自主知识产权被侵犯并对参与主体造成损失的,展览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仅配合、协助参与者进行维权。

  3. 参选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参与者保证享有参选作品的全部知识产权。本次活动入围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由主办方制作并在活动指定区域进行展示,入围艺术家需与主办方签订版权使用协议,主办方向入围艺术家支付艺术家费,艺术家拥有作品的著作权,默认主办方收藏该作品,主办方不再支付其他费用。

  4. 展览主办方权利

  (1)每位参与者在提交方案时,即被视为已明确同意主办方对投稿作品方案享有展览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表演权、广播权以及出版权等权利,并不在支付其他费用。

  (2)经展览主办方判定为违反“规则说明”、不符合活动主旨的作品及具有抄袭等危害他人知识产权的作品将被取消参选资格。

  注:所有参与“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作品方案征集的艺术家,均被视为认同以上条款。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上下滑动查看>>>

  评委简介: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邱志杰

  1969 年生于福建漳州,1992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是当代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之一,也是 90年代颇具声望的前卫艺术领袖,现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宣部“第五届全国中青年 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教育部推荐人选。主要个展包括:“文字生涯”(金泽 21 世纪美术馆,金泽,2018);“邱注上元灯彩图”(民生美术馆,北京,2018);“不羁之旅”(凡阿比美术馆,埃因霍芬,2017);“邱注上元灯彩计划”(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5);“独角兽和龙”(奎利尼斯坦帕里亚美术馆,威尼斯,013);“偶像的黄昏: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之四”(世界文化宫,柏林,2009);“破冰:南京长江大桥之三”(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9)等。近期群展包括:“1989 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2017-2018);“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路易威登基金会,巴黎,2016)等。他曾参与哥德堡双年展(2013);第 48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3);横滨三年展(2005);圣保罗双年展(2002,2014)等。他曾参与策划:中国首个影像艺术展“现象与影像”(杭州,1996);1999-2015 年期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下展览“后感性”系列;第 9 届上海双年展(2012);第 57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7)等。

  <<<上下滑动查看>>>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董书兵

  1968年生于新疆,199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雕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中国雕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德国马尔卡斯滕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雕刻协会(ISC)会员。2021年长江学者候选人。2016年以来,董书兵教授发起的大型系列雕刻项目”荒野艺术计划“,在甘肃省瓜州市,创作了包含《风雨者》、《大地之子》、《无界》三个部分。出于对天、地、人关系的考量,融入当地。无论是视觉的融入、还是精神的融入,都要与当地的“根”产生和谐关系

  <<<上下滑动查看>>>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刘庆元70后,出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兼实验艺术系系主任,广东省美协实验艺术艺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主要工作方向是当代艺术设计的社会融入方法、跨学科实践和创作。其艺术工作涉足当代文化领域的不同界别,如音乐节、实验剧团、文学、设计、文化保育、文艺乡建等,同时他也参与当代文艺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这也使得刘庆元的作品以“跨媒体”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前。他以个人创作和团队协作的方式跟其他领域发生交流和跨界合作。刘庆元的个人作品参加了 MAXXI 罗马 21 世纪国立美术馆“世界在何处”、第五届乌拉尔工业双年展、第 10届法国里昂国际双年展、广州影像三年展 2021、第 15 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第 8 届上海双年展、第 7 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2011 成都双年展和 2013/2015/2017 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第 15 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广东百年艺术大展等国内外展览。刘庆元个人先后出版《碎片——1998-2006》、《复制者》、《沿着河边一直走》和《你的表情就是我的符号》、《速写讲稿》、《复制的方式》、《匠器》、《乡村与木刻》等。-

  <<<上下滑动查看>>>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宋群

  艺术家,策划人。2007年创办《本地》书系列,?直以民间角度记录西安的本土文化与城市记忆。2011年以来,以“艺术介入城市”方式,发起多个融合在地文化与艺术的城市?化项目,持续进?城市变迁与发展研究,并深度进?城市更新实践,创建了?系列“本地?化与艺术”主旨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主持策划与设计多个旧城改造与文创园区项目。2016年,受邀参加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17年创办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2019年创办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馆,从事与城市相关的影像文献及图像研究/展览。

  <<<上下滑动查看>>>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武小川博士,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出站),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实验艺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陕西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画室,同年调入西安美术学院。任教于油画系、影视动画系、实验艺术系。曾任教学科长、评估办公室副主任、影视动画系常务副主任,研究生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等职。主要从事绘画、影像、实验艺术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以艺术社会学的文化实践为根本,致力本地当代艺术发展,2018 年组建关中艺术合作社,创办并策划三届“关中忙罢艺术节”。在巴黎、北京、西安等地美术馆举办个展 11 场。作品曾参加 FIAC 巴黎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2018 年大同雕刻双年展、2018 年城墙之外:西安当代艺术展、2017 年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2016 年台北摄影双年展、2014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4 年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首届实验艺术展等。

  <<<上下滑动查看>>>

  实施地点:

  户外(一线四村):八号公路环线以及四个村庄:栗峪口村、下庄村、蔡家坡村、栗园坡村,各村庄村内公共场所。

  室内(七地):石井艺术中心、直峪艺术中心、蔡家坡村美术馆、蔡家坡村史馆、栗峪口村史馆、空闲民房、空闲公共空间。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石井街道卫星图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鄠邑区石井街道环山沿线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八号公路两侧俯瞰图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俯瞰蔡家坡村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石井街道栗峪口村一角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蔡家坡村观光步道

招募|共襄美好:终南生态艺术项目

  终南麦田剧场远眺

  /zhengjiimg/202205291834/2183792911135016.html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上一篇:15万元 首届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
下一篇:毕业季 | 2022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本科毕设作品展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