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000元 关于公开征集甘谷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品牌口号的通知!


征集摘要:

征集奖项: 3000

征集邮箱:

截稿时间: 2019-10-01

联系电话:见征集内容联系方式。

征集网址:


  为深入挖掘甘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准确提炼概括甘谷旅游资源特点,充分展示甘谷旅游新形象,打造甘谷旅游特色新品牌,全面提升甘谷全域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特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甘谷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现就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集时间

  2019年5月1日至10月1日

二、征集内容

  甘谷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三、征集范围

  本次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个人、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和单位均可投稿参加。

四、作品要求

  1.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创意独特,能充分体现甘谷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特质,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 文字精炼,文辞大气,响亮有力,便于记忆,琅琅上口,符合广大游客心理期望和时代诉求,具有很强的文字震撼力、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字数限制在10字以内)

  3.投稿者要写明作品的创作理念和用意,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同时,填写《甘谷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表》和《作品及资料真实性承诺书》(见附件)。

  4.宣传口号应为新创作作品,未公开发表过。

五、投稿方式及截稿时间

  本次征集采用信件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参与征集活动。投稿人将填写的《甘谷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表》连同投稿作品以邮寄或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投稿。

  1.邮箱地址:ggxrmtzx@163.com。投稿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18:00,以电子邮件发送时间为准

  2.邮寄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像山镇东大街60号(甘谷县融媒体中心)赵军强收(联系电话:15809412922),邮政编码:741200。

六、奖项设置

  甘谷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设采用奖1名,奖金3000元,入围奖10名,奖金各1000元。采用奖不重复获得入围奖奖金

七、评选奖励办法

  由主办方对所有征集作品进行初选,并在“甘谷县政府门户网站”和“甘谷发布”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

  入围作品由主办方邀请相关领导、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后确定,并在相关媒体上公示。

  采用作品由主办方报请中共甘谷县委、县政府确定。采用作品在相关媒体公开发布。

八、其他有关说明

  (一)请投稿人登录“甘谷县政府门户网站”或关注“甘谷发布”微信公众号,了解甘谷县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二)本次征集入围作品的著作权归甘谷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并对其作品进行修改、组合和应用,不再另付稿酬。

  (三)投稿作品如涉及著作权、版权等法律纠纷,由投稿人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如出现投稿作品内容相同,以先投稿者为准(依据邮件送达时间为先后次序)。

  (五)未经征集活动主办方授权,创作人不得在其他任何地方使用获奖和入围作品。

  (六)本次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无论初选、入围与否,所投稿件恕不退还,不予回复。

  (七)征集活动主办方对本次征集活动的所有文件保留最终解释权。与本次征集活动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活动主办方作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

  (八)投稿人需提供真实姓名和准确的联系方式。

附件:

  1.甘谷县情概况;

  2.甘谷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表;

  3.作品及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中共甘谷县委宣传部

  甘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2019年5月1日

附件1:甘谷县情概况

甘谷县情概况

  甘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中上游,古称冀,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是秦人西迁的始居之地,是全国县制肇始之地,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建县史,被史学家誉为“华夏第一县”;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门七十二贤人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代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陇右诗圣王权等名人先贤的生息之地。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可耕地126万亩,辖13镇2乡、405个村委,总人口64.1万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资源匮乏、干旱少雨,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先后荣获全国武术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辣椒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开心果中国繁育示范基地、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4°58′至105°31′,北纬34°31′至35°03′之间,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南部山区属秦岭西延余脉,北部山区属六盘山余脉,中部渭河穿境而过,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最高2716米,相对高差1488米。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如棋。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钥、铜、铅、锌、磷矿、石灰石、花岗岩等8种矿产。有林地63.4万亩,牧草地19万亩,野生动物10余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梅花鹿、锦鸡等,野生种子植物有油松、落叶松,灌木有棒子、山核桃等160多种。

建置沿革

古属雍州,周庄王九年(688), 秦武公伐冀戎, 置冀县,为中国县制之始。汉沿秦制。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冀城县为伏羌县。宋初,废伏羌县,以废县以南地置大潭县,属秦州。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以伏羌城复为伏羌县。明、清仍为伏羌县。民国十八年(1929)1月1日,国民党内政部改伏羌县为甘谷县。1958年底撤销甘谷、漳县,并入武山县,1962年元月,甘、武、漳分治,恢复甘谷县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历史上行政区划多变,1951年调整后沿用至今。2018年末辖大像山、新兴、磐安、六峰、安远、金山、大庄、大石、礼辛、武家河、西坪、八里湾、古坡13个镇,谢家湾、白家湾2个乡,共15个乡级政区;有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0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212个村民小组、1553个自然村。县政府驻地大像山镇,距天水市58公里,距兰州市237公里。

气候特点

地处大陆腹地,属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气温25.4℃,最低(1月)月均气温-1.1℃。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四季分布不均,一般一至三月雨量偏少,七至九月雨水较多。全年日照235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90天左右。

交通区位

陇海铁路穿境而过,连霍高速在境内设有两个出口,以316国道、泾甘公路、通甘公路、甘麦公路为框架的“米”字形公路网络骨架外联内畅,15个乡镇、405个行政村实现通油路或水泥路全覆盖,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4296公里。特别是310国道、甘麦公路的建成投运,使联接渭河川道区的快速干道全面打通。

文化艺术

甘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现馆藏文物20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件(套)。有表现龙图腾雏形的人面鲵鱼瓶,象征中华铸造工艺水平的汉代摇钱树,享誉中外的甘谷汉简,雍容华贵的唐三彩凤首壶等。2018年末有诗词、书法、作家、戏剧、音乐、舞蹈、摄影、民间文艺等各类文化艺术团体9 家,会员120余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1人;有冀兴秦剧团、恒艺演出公司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演职人员232人;剧院1所,电影公司2家,电影放映单位2家;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藏书57839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600余人。特色民间艺术有皮影、唢呐、道情、脊兽、剪纸、荷包、木雕等,其中脊兽、道情、木雕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教育卫生

甘谷崇文重教,英才辈出,是陇上久负盛名的文风之地,自清以来,考取进士者有张辅辰、巩建丰、李则广、彭作籍、黄成彩、魏鸿翼、魏立、田树桢、任廷飏、王海涵10人;举人者有巩敬绪、贾文召、王权、屈葆才、安启桢、陈协华、李象贤、谢敬熙、谢邦彦、李浑、李卓、李涛12人。改革开放以来,考取清华者有王凌、王晶、王波、马驰、魏海宏、谢永恒、马驰、闫江依、王军强、王鹏程10人,北大者有王林、蒋小泉、李剑冰、李龙、董伟东、王武俊、张锦涵7人。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14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农职业技术学校1所,甘谷一中为甘肃省示范性高中。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连续19年名列天水市第一。有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26家,卫生技术人员1367人,开设病床1800余张;村级医疗点586个。有体育社团5家,健身场地683个,各级各类体育指导员1200余人。

商贸旅游

甘谷是丝绸古道上的商贾重镇,是东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宋有“茶马大市”之名,明享“商旅之家”美誉,尤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像山最为著名,开凿于北魏、泥妆于盛唐的释迦牟尼大佛,是渭河流域唯一一尊唐代大佛,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有甘肃东部甘谷物流中心1处,大型酒店宾馆7家、商业网点1.9万个、综合购物超市6家、商贸物流企业19家,从业人员达28000多人。甘谷浙江商贸城、大像山仿古文化街、甘谷汽贸城规模大、档次高,为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动力。旅游土特产品有酥圈圈、辣椒、花椒、麻鞋、白条党参、麻鞋等。

  名胜古迹 甘谷境内发现有灰地儿、渭水峪、毛家坪等新石器、先秦时期的文物古迹11处,古墓葬18处。国家一级珍贵文物人面鲵鱼瓶、唐三彩凤首壶图案分别搬上邮票烟标。天门山、华盖寺石窟、蔡家寺、海潭寺、姜维墓、古坡草原、尖山寺森林公园、人面鲵鱼瓶遗址纪念馆、石作蜀纪念馆、姜维纪念馆、巩建丰纪念馆等,已成为新的旅游景点。2018年共接待游客10.82万人(次),创收1.2亿元。

    附件2.甘谷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征集表(点击链接下载征集表)
    http://www.gangu.gov.cn/uploadfile/2019/0501/20190501124603165.docx


    附件3.作品及资料真实性承诺书(点击链接下载承诺书)
    http://www.gangu.gov.cn/uploadfile/2019/0501/20190501012724257.docx

   
http://www.gangu.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3&id=15191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上一篇:5000元 第十二届广西(防城港)园林园艺博览会宣传品牌口号征集公告
下一篇:3万元 关于公开征集酒泉市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品牌口号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