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0元 中国·运城 池盐文化博览园主旨楹联征集


征集摘要:

征集奖项: 5000

征集邮箱:

截稿时间: 2022-07-31

联系电话:见征集内容联系方式。

征集网址:


  中国·运城 池盐文化博览园主旨楹联征集公告

  作为中国开发最早的盐湖,自古以来,河东盐池不仅池有专名,更为历代封建王朝累积创造了十分之一以上的财政收入,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大宝”,唐帝代宗敕建池神庙,福佑一方宝池,恩泽千秋百代。历经岁月沉淀,运城盐池厚积薄发逢盛世,以山西省委、省政府“退盐还湖”“还湖于民”为契机,运城市委、市政府依托池神庙和新建的河东池盐博物馆,精心打造池盐文化博览园,作为文旅融合发展典范。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河东池盐古老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池神庙和河东池盐博物馆优秀楹联作品。具体事宜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

  中共运城市盐湖区委宣传部

  运城市盐湖区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

  运城市楹联协会

  运城市书法家协会

  运城市盐湖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二、征集对象

  面向全社会,凡热爱池盐文化、热爱楹联创作者均可参加。

  三、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截止。

  四、征集内容

  征集范围包括:盐池神庙和河东池盐博物馆楹联共38副(含:河东池盐博物馆6副、池神庙32副)

  (一)河东池盐博物馆6副

  1、河东池盐博物馆(中禁门)南、北大门各1副(单比15--20字);

  2、河东池盐博物馆入口、出口各1副(7--11言);

  3、中禁门城楼二层正、背面门柱各1副(7--11言);

  (二)池神庙32副(均为7--11言)

  4、池神庙南大门南、北各1副;

  5、池神庙北门(原入口)1副,池神庙西门1副;

  6、办公区大门1副,售票厅1副,卫生间1副;

  7、游客服务中心大门、二门各1副;

  8、游客服务中心二楼文化交流中心1副;

  9、歌熏楼下展示中心大门1副,非遗展厅大门1副;

  10、歌熏楼一楼正殿南、北各1副;

  11、歌熏楼二楼正殿南、北各1副;

  12、甬道东、西便门各1副;

  13、海光楼南、北各1副;

  14、海光楼北侧东、西碑亭各1副;

  15、花园长廊2副;

  16、花园六角亭2副;

  17、关帝庙大门、二门、正殿、东、西偏殿各1副;

  18、甘泉遗址正门1副。

  五、征联要求

  1.参评楹联文稿要紧扣主旨,立意高远,寓意丰富,雅俗共赏,彰显池盐文化特色,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

  2.参评楹联文稿须符合楹联规则,用典须注明出处,古韵新声均可,但不可混用,不得使用生造或隐晦词语。

  3.参评楹联文稿应为投稿人原创作品,每人限投3副(多投者以前3副参评),不得抄袭,文责自负。凡嫁接、抄袭或已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一经发现即取消参选及获奖入选资格。如有涉及著作权、版权、名誉权等纠纷,与主办方无关,均由作者本人负责。

  4.提交楹联要注明相应的主旨。文稿一律通过网上一次性投稿(不接受纸质作品)。

  5.投稿需注明真实姓名、邮编及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同时请关注“盐湖文旅”“盐湖融媒”“七彩盐湖”“华夏盐湖”公众号,及时获取征稿和评审资讯。

  6.主办方拥有活动最终解释权和作品处置权。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评楹联文稿有出版、发表、宣传等使用权利,作者享有署名权。

  7.入选的楹联作品,由主办方择优雕刻悬挂于池神庙和河东池盐博物馆相应位置,悬挂联原则上不署名。

  8.对内容相近的作品,以创作者提交时间先后为依据,先提供者享有评比权,后提供者取消评比权。

  9.凡投稿参加本次征联活动的作者,即视为已确认并自愿遵守本次活动有关版权和创作要求的各项规定。

  六、投稿方式

  本次参赛作品只接受电子稿件,邮件主旨请标注“盐文化楹联征集”字样。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

  投稿邮箱:hdcybwg@163.com

  联系人:段瑞洁

  联系电话:13935921599

  七、评审与奖励

  1.为确保评审公平、公正、公开,推出切合主旨、反映池盐文化内涵的楹联佳作,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征集作品进行无记名编号评审,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综合确定评审结果,并及时通过专业媒体和相关公众号对外公布。

  2.此次评审拟评出入选作品38件,其中一等奖2名,奖金各50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26名,奖金各1000元。同时综合来稿情况,评选优秀奖若干。

  3.评审结果公布期满,为入选和获奖作者颁发入选、获奖证书和奖金。颁奖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运城市盐湖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7月4日

  相关链接

  河东池盐博物馆简介 新建成的河东池盐博物馆于2021年11月3日开始试运营,博物馆位于修复后的中禁门遗址墙体空间内,楼顶建有两层明代木结构仿古建筑。整个博物馆外形庄重内敛,气势恢宏,与北广场共同构成了运城宝贵的城市文化旅游资源。

  博物馆的展陈,以河东盐文化为主旨。分为“序厅”“瑞盐天成”“供食华夏”“国之大宝”“盐务专城”“盐化时代”“世纪之约”七个部分和“知盐学堂”一个专题展厅。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盐池的形成过程,和从史前时代开始的几千年以来,河东盐池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序厅是一个高度概括河东池盐文化主旨的艺术空间,正面中央凸显《说文解字》中专为河东盐池而造的“盬”字艺术造型。展厅第一部分“瑞盐天成”,讲述了运城盐池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第二部分“供食华夏”展陈了从史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运城盐池对中华文明及封建国家的发展起到的特殊作用。第三部分“国之大宝”展示了隋唐五代宋金时期,国家对于河东盐池的管理,以及河东盐池对于封建国家发挥的重大作用。第四部分“盐务专城”展厅展示了元明清至民国时期河东盐池的管理方式上的变化以及制盐工艺的改进。第五部分“盐化时代”展厅展陈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盐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盐转硝、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70年概略。“世纪之约”展示了进入21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运城盐池所开展的保护开发工作,2020年将运城盐湖纳入全省“五湖”治理战略,市、区两级全面贯彻实施“退盐还湖” “还湖于民”政策和阶段治理成果展示。“知盐学堂”专题展厅则是盐文化知识的普及,更是中小学生盐学游的重要实践基地。

  展线上在重点事件和文物的展示上,配以音频、动画等多媒体以及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对博物馆的感受由纯静态视觉艺术向多元感官体验转移,增强了参观的体验感。

  博物馆内展陈文物一千余件。包括动物化石、玉器、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钱币等。文物与史料相辅相成,展现了各个时期河东盐池的发展风貌。池盐博物馆北门池盐博物馆南门博物馆入口 博物馆出口 - 盐池神庙简介

  一、池神庙概况

  池神庙位于中国最古老的盐湖——运城盐池北岸卧云岗上,是我国唯一的供奉盐池的神庙。庙宇坐北朝南,面山临水,可俯瞰盐池湖水,远眺中条秀色。

  盐池神庙始建于唐大历十二年(777年)。史载唐代宗李豫赐运城盐池为"宝应灵庆池",钦定在盐池建庙,赐封池神为"灵庆公",列入国家祀典。池神庙是一座以崇拜自然神为主的神殿,是赞颂、礼拜大自然的神庙。盐池神庙是河东盐文化的重要载体,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建造池神庙,还有一段典故。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中条山一带,阴雨连绵,连月不开。雨涝成灾,淹没盐田,原盐生产损失惨重。天放晴之后,被淹的盐畦中出现了红盐自生现象。当时一个名叫崔陲的盐官,就把这种情况立即报告给户部侍郎韩滉,韩滉认为红盐自生是一种祥瑞之兆,随即报告给唐代宗李豫。代宗皇帝派谏议大夫蒋镇前往运城盐池实地察看。蒋回去复命,言自生红盐属实。皇帝龙颜大悦,特下诏书,赐运城盐池为“宝应灵庆池”,钦定在盐池建庙,赐封池神为“灵庆公”,同年冬十月按皇帝指示,在盐池北畔卧云岗上建起了池神庙。

  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奉东池神为资宝公,西池神为惠康公,大观二年(1108年)进爵为王,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赐庙号“宏济”,大德二年(1299年)加神号“广济“永泽”,明洪武初年正号盐号灵佑,十九年重修,清顺治,雍正均有补葺。现存主要建筑为明嘉靖十四年遗构。

  二、神庙建筑情况

  1、北门

  2、乾门

  此门为砖券结构,系盐池神庙西北方向的门,以八卦方位中的“乾”位,得名为“乾门”。上有砖刻“鹤境云衢”四字系清代咸丰帝六弟奕忻所书。

  3、玉树青霞道院

  此院落建于清道光十四年至十七年(1834-1837)间,重修池神庙时新增道院。碑文记载“延黄冠住持其中,朔望扫除”。

  近代1929年6月29日,军阀阎锡山、冯玉祥在此院“密谋倒蒋”。1930年5月1日,阎冯联合发表讨蒋檄文,并郑重宣布从即日起正式向蒋介石宣战。

  4、三大殿

  三大殿始建于唐代大历十二年(777),各代均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为明嘉靖十四年遗构,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由灵庆公神祠、雨师太阳神祠、条山风洞神祠组成,为盐池神庙主殿,殿内分别供奉着青铜铸造的池神、太阳神、风神三尊神像。体现了盐池生产与太阳、风的自然关系。三大殿横轴排列,并列尊位,比肩为邻,错落有致,在中国古代庙宇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5、东官厅与西商厅

  东官厅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位于主殿东侧,面阔五间。其用途为祭祀前各级官员休息等候之处。现室内为运城盐湖“垦畦浇晒”产盐法实景展示。

  西商厅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位于主殿西侧,面阔五间。其用途为祭祀前盐商静候佳时,虔诚等候所处之地。

  6、奏衍楼

  始建于元代至正十年(1350)之前,原为乐楼,灰陶卷棚顶,以后各代均有增修。清康熙年间更名为“奏衍楼”。历史上每年在池神庙举办庙会,为盐工、盐商的节日,庙会时盐商会请戏班酬神演戏。农历二月初一意为铲盐开工前祈望神灵保佑丰年。八月十五铲盐结束时,酬神感谢神灵赐福。此戏台为“连三戏台”的形制,全国仅存此一处。

  7、碑林

  原为中门,始建于元代,面宽五间,内置历代石碑数十通。解放前毁于战火,现仅存柱础,石碑露天。这些碑碣记载了河东盐池的幅员、盐法、渠堰、运销、引目、课额、盐政及历代修缮池神庙经过,还有文人学士谒庙、游览时所留下的诗赋刻石等内容。为研究河东盐池历史的珍贵资料。

  8、东、西碑亭

  东碑亭:正德年间重修盐池周垣之碑;西碑亭:明崇祯河东盐池赋

  9、海光楼

  海光楼创建于明洪武年间 , 是盐池神庙的山门楼阁。毁于公元1947年,公元2003年在原址上复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二层,重檐歇山顶。

  游客登楼眺望,河东盐池胜景一览无余。古称河东盐池为“鹾海”,故称“海光楼”。

  10、南大门

  11、售票处

  12、卫生间

  13、游客服务中心

  14、文化交流中心

  15、歌熏楼

  16、舜弹琴处

  相传,虞舜帝在卧云岗上弹奏五弦琴,吟唱《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17、文化展厅

  盐池已有4000余年的开发史,传说在舜帝当政时期,人们就开始捞采水内天然结晶的盐,到春秋战国时期盐池就已出名,所采之盐已远销豫、鲁、冀、甘、陕。然而,运城盐池的出名还远不在于其产盐,更以其优美的历史传说等聚成运城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为盐池蒙上了种种的神秘色彩,连绵千年而经久不衰。这个展厅将充分展示运城盐池的前世今生,各种史实资料以及神话传说。

  18、非遗体验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运城市共有国家级项目28个,省级项目153项,市级项目361项。这些民俗艺术、礼仪准则汇聚着运城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审美形式。体验馆以影像短片、现场制作展示、游客参与体验等形式,展现承袭千年的世代盐业和博大精深的厚土民风和河东风情。

  19、甬道及东西便门

  20、地宝天成牌坊

  21、西门

  22、休息长廊

  23、甘泉遗址

  运城地处半干旱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盐池四周皆咸水,天降雨水较少,淡水弥足珍贵。盐池四周除哑姑泉外,唯有这一处是淡水,清冽甘甜,不仅是盐工的饮水之源,更是生产优质食盐的必需品。据《解盐司新修盐池神庙碑》记载,在元宪宗时期卧云冈区域已建立甘泉神庙,彼时叫普济公神庙,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解州、安邑皆有神祠,经金季兵火,荡无孑遗……旧有龙祠,崇宁间封为‘普济公’。”其后经历代修缮,至民国时期水野清一、日比野丈夫到池神庙考察时,甘泉和甘泉祠都保存完好。1938年日军进犯运城,井、祠皆毁于战火。

  “甘泉”口部为六边形,内壁为圆柱形,整体用砖石砌筑。井内侧边长1.2米,深4.3米。井内出土大量瓷器残片,部分瓷片上可见洪武十二年、洪武十四年墨书题记,根据口沿及器底,可辨器型有瓮、罐、碗、瓶等,另有少量陶制品(陶罐、陶瓶、陶灯等)和琉璃瓦、兽面纹瓦当、兽首等建筑构件。

  24、六角亭

  25、初瞰熏风牌坊

  26、关帝庙

  史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胜之,又擒杀蚩尤于涿鹿。于是诸侯咸归,代神农氏为天子,是为黄帝。

  但据《安邑县志》和民间传说,则云黄帝战蚩尤于“解”地,蚩尤战败被戳,因其暴虐,其尸被民分解,故称其地为“解”,即今之解州,其血流入盐池变成黑水而成卤,其水与雨水相混经日晒而成盐,供万民食用。

  相传北宋真宗时,盐池上空突然大雾迷漫,经久不散,致使盐池无法晒盐,影响民食与国课收入。当地官吏解州知州王忠上奏朝廷有妖鬼作祟,有大臣建议:江西龙虎山张天师能降妖捉怪,能驱使鬼神。宋真宗就下诏请张天师前往捉妖。张天师来到安邑后,查知盐池妖雾乃蚩尤所为,并云蚩尤死后成妖。张天师遂上奏皇上,关公生前忠勇,死后为神,智勇双全,只有敦请关公前往必能灭妖。皇上准奏。张天师即设坛祭请关公前来降妖。关公来安邑度地设营,在安邑西北八里许一高地上安营扎寨,并约定农历四月初八开战。关公与蚩尤开战时因所率神兵不多,就趁原王庄附近夏收农民中午歇晌之际,将其生魂摄去充当神兵。交战时蚩尤又施妖法,盐池上空黑雾迷漫,天昏地暗,蚩尤令其兵头插槐叶,作标识,以便在黑雾中辩识敌我,又令曰:凡头上无槐叶者即敌兵,就可杀之。关公将士不明真相,浓雾中难辨敌我,故而首战失利。战后关公侦知其情,即令其将兵头插皂角叶作标帜,并令曰:凡头上树叶蔫者即敌兵即可刺杀,因槐叶一到中午即蔫而皂角树叶晒不蔫,关公利用树叶之特性迷惑敌人。蚩尤兵不明真相,在混战中见人人头上都有树叶,不敢动手,因而蚩尤大败被擒。盐池上空妖雾逐渐散去,盐池从而恢复生产。关公在作战时所摄农民魂魄时间过长,再因天气炎热尸体已腐,无法还魂而冤死,后人称其村为冤枉庄。后因其名不雅,以其谐音,改称原王庄。关公因平妖有功,被朝延策封为武安王,并为其建庙宇于原安营扎寨处,名曰宁济庙。

  27、办公区

  三、池神庙现有楹联

  池神殿: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问之不答求之应应之寰宇

  听则世声敬则灵灵则心诚

  东有淳风助帝归钟灵毓秀

  西凭天罡扶龙威人杰地灵

  奏衍楼:

  要看早些来好文章惟争入首

  须观完了去大忠孝皆在后头

  奸雄百计得便宜难免当场唾骂

  忠贞一时受困苦须知后世称扬

  海光楼:

  东海栽玉树

  西池开银花

  池盐文化博览园建筑分布图

  来 源丨七彩盐湖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上一篇:2000元 “圣水湖杯”十堰乡村旅游(全国)诗词楹联大赛
下一篇:3000元 安徽福彩征集春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