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应城科学跨越发展“开发区杯”十大“金点子”
有奖征集入选公示
为向所有心系应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内外各界人士广泛征集妙计良策,共同为建设富强、文明、宜居新应城贡献聪明才智,由中共应城市委宣传部、应城市新闻办公室、应城市开发区黄滩镇联合举办的推动应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开发区杯”十大“金点子”有奖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发布网上活动公告、金点子征集、金点子筛选、(严格按有关标准)评委分散初评、评委集中评议等程序,从所征集到的120多条应征点子中初步评选出“十大正选金点子”及四条“候选金点子”,现在应城网上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公众评议。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十大正选金点子”
1、塑造品牌,着力打造应城城市文化的建议(共5条)
征集一句应城城市形象广告语。好的广告语可以简洁、上口、易记的语言体现品牌价值和文化,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印象,从而树立品牌。成立应城广告语征集小组,广泛征集简洁,朗朗上口,突出应城文化内涵和品质特色的广告语。
向社会广泛征集应城的一个吉祥物。吉祥物设计力求构思新颖,主题鲜明,时尚可爱,有亲和力,造型富有动感和活力。对征集来的吉祥物大量印刷并制作成公仔、礼品等纪念品;选聘与应城气质、品质相符合的形象代言人,以名人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促进应城品牌建立与推广。
制作一套应城精美明信片。把应城的品牌广告语、品牌标志、吉祥物等品牌形象设计在明信片上,利用明信片的传播扩大应城的宣传效应。
制作应城的一批宣传彩铃、宣传彩信,供手机用户下载。同时举办应城手机短信大赛、彩信彩铃设计大赛,多形式加强品牌宣传。
制作和拍摄应城的一套广播电视宣传片(可以分为5秒,15秒等形式投放),以优美的听觉、视觉享受加深人们对应城的认识和印象。征集来的应城形象宣传语和歌曲可在广播、电视、网站等宣传片中使用,并将宣传片制成光盘,作为赠品发放。
2、推动应城市开发区发展之我见(共4条)
为提高应城市开发区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可发行一种专门“垃圾分类彩票”,居民可用一定数量的分类垃圾换一张彩票,使他们更积极更热心地参与这项公益活动。这种方法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只要环卫部门合理引导居民学会垃圾分类。如此举手之劳,从长远看,真乃千秋万代之福也!
建议将“创业教育”纳入应城市开发区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引导创业、支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如此,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们从小就了解,全社会都重视创业教育,无疑极具前瞻性意义。
应城,乃蒲骚故地。南朝·宋孝武帝元年建县,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而如今应城开发区所处位置,人文风情得天独厚,但真正要让大家说出能叫得响的风景点,可能众莫一是。建议向社会征集“应城开发区八景”或十景,以图片或起名的方式广泛宣传、确定,并进行包装,唱响名片,这对提升应城开发区整体旅游知名度,会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为激发市民热爱家园的热情,吸引外地游客,建议广泛发动群众,设立“应城开发区文化释义小组”,充分挖掘诠释贵区的风景名称、来历、典故、传说等;在适当位置建设“应城开发区历史文化长廊”,加大建筑文物的认定保护和旅游开发。同时,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应城开发区形象标志(LOGO),形象雕塑,形象宣传语,形象代言人(或形象吉祥物),形象歌曲,旅游歌曲等,从而真正在全国唱响应城开发区。
3、建设小剧场 满足中老年人文化需求
前言:随着文艺表演形式的多样化,戏曲观众虽不断减少,但中老年观众确大有人在,特别是我市楚剧拥有大量中老年观众。尽管专业剧团演出很少,但民间戏曲班子轮番上演,一天出现几个戏班子在不同地方演出,观众达数百人。但由于缺乏场地和环境,唱戏者只好是摆地摊,观众也是“坐立不安”。这对于一个文明应城来说,既不雅观,也存在居多安全隐患。
建议:戏曲演出场地可借鉴电影小剧场模式,建一个多功能的戏曲小剧场,可对市剧团现有演出场地进行改建或开发新建。这样既能保障专业剧团演出,也可租给其它剧团和业余戏班演出。在票价上政府可适当补贴一点,让观众买得起票、看得起戏。如此,既能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能让应城文化市场更加规范、繁荣。
4、多措并举提升应城市城市管理水平
建立应城市城管执法对象数据库,实行“档案袋”管理法;成立应城市城管部门“110”联动综合执法中心;有证摊位实行“一卡通”计分制考核;组建应城市城市管理违章处理中心,实现城管执法调查取证与行政处罚相分离;实行“门前‘四包’‘星级’”制,对做得好的评为一至三不等星级,并在店铺门口挂上醒目“星级”标识,做得差的不评星级,并在媒体曝光;建设便民菜场,实现流动摊位退路入室;设立“城市管理开放日”,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城市管理工作。
5、设计“绿色围墙” 美化应城小区环境
在当前倡导爱绿、植绿、护绿,建设美好家园,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形势下,应大力推广以植物墙代替砖墙、水泥墙的环保措施,把园林引入应城居民小区,把封闭式围墙改造成开放式栅栏、绿色篱笆、透视花墙,使小区与庭园风景融为一体。从园林美学和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在应城推广“绿色围墙”,可净化空气、防止尘沙、减少噪音、改善小区生态条件、美化市容,不仅具有防护和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经济效益。
6、建“邻里援助站”促社区和谐
建议在应城各社区设立“邻里援助站”,向居民发放“睦邻卡”,居民可通过睦邻卡,免费、安全、迅速地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利促进邻里间互助互爱,构建和谐社区。卡的正面为“和睦公约”,背面为姓名、住址、特长、联系电话等,凡需要服务与帮助的居民,可向“援助站”申领一张睦邻卡登记表,填上个人专长和可提供的服务内容与时间。社区工作人员将有关资料登记在睦邻卡上,向居民派发。社区居民一旦需要帮助,就可通过睦邻卡找到合适邻居来帮忙。
7、莫让干河篾货失“宠”
黄滩干河篾货历史悠久,“干河斗笠”远近闻名。但由于受塑料工业冲击,其大片竹林无用武之地,干河篾货有失传危险。而篾货比之塑料无白色污染而受百姓喜爱。为不让干河篾货失“宠”,建议:广泛宣传和打造以“干河斗笠”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品牌;瞄准市场,大力开发具有实用和工艺品双重价值的系列竹制品,如各种灯笼工艺品(为安全改蜡灯为电灯)、用小巧篾篓取代塑料购物袋;配以竹林农家乐,让游客在品尝当地土菜之时,还可购到竹制工艺品。
8、建议开发“石桥农家乐—三汊港垂钓”
石桥村是黄滩镇西汊湖滨的百年古集。三汊港深约7米,宽20余米,长8华里,是石桥村至西汊湖的水上通道;又有老一辈革命家湖区革命遗迹;2011年石桥村还建成一座长30米、高15米、宽5米的钢筋水泥便民桥,为开展农家乐旅游和垂钓带来机会。建议支持石桥村抓住武荆高速公路开通和城南新区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利用水乡古镇资源和红色遗迹,加快美化汊港环境,综合防治水源污染,大力开发“石桥农家乐—三汊港垂钓”。
9、请给红绿灯等候区设置遮阳(雨)棚
我国杭州、苏州等城市早已在街头设置遮阳(雨)棚。雨天,那些没带雨具的行人,及骄阳当头的夏天,那些没遮阳装备的行者,可在等候红绿灯时,进入遮阳(雨)棚安心等待,减少交通事故和堵塞几率。建议在应城中心城区主要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道的红绿灯等候区设置遮阳(雨)棚。如此,既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又增加交通出行的和谐因素,从而提升应城市城市形象品位,并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可谓一举多赢。
10、加快应城旅游商品、纪念品设计开发
前言:目前,应城市旅游产业六要素发展不平衡,其中旅游商品收入不到旅游消费收入的10%,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不相衬,需下大力气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诸如粉笔是应城发明的,金漆木梅花有很高艺术价值,鱼面是应城传至云梦的,还有本地土特产野棱角、干芦笋、干河篾货,消失的银鱼,失传的油面、叠汤元、驴脚爪子等,需进一步进行抢救性挖掘开发。
建议:突出我有别无的地方特色,拓宽视野引导市场开发,增强应城旅游企业产品品牌意,提升其市场参与度、竞争力。邀请知名专家们走进应城涉旅企业,针对旅游产品项目挖掘人文资料,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高包装品位,大力开发具有地方性、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便携性、市场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并推动实施知名商标注册工程;帮助旅游营销出谋划策,针对旅游市场有效开展旅游文化宣传,找到旅游购物市场的卖点,设立以经销应城土特产、工艺文化艺术品、观光纪念品等为主打产品的特色超市,不断提高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二、四条“候选金点子”
1、多元化打造“生态应城”
大力推出应城地方节能补贴券,让更多人能购买节能灯以外的其他节能型产品;在应城市中小学增加每周至少30分钟的一堂生态教育课,观看生态教育片、走进生态博物馆、学习生态方法;应城市城区各垃圾箱应更新为分类垃圾箱,引导大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从而有效提升应城生态文明。
2、科学规划建设应城市市民服务中心
前言:近年来,应城市一直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职能部门工作效率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成效。为将这种良好势头延续下去,建议科学规划建设应城市市民服务中心。
建议:将来的应城市民服务中心要有便民利民、为民排忧解难的行政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开办行政代办服务项目,将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教育卫生等集聚成一门式的集中服务等。要有亲民、和民、悦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服务功能——能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多种技能项目培训、知识讲座和丰富多彩文体活动。中心还要有社区居民(村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类中介服务等功能。
3、实行门前四包“星级”制
应城市一直在坚持不懈大力推行“门前四包”,如何让沿街商店和单位切实做到“门前四包”?建议对辖区店铺和单位“门前四包”实施评星级制——做得好的评为一星至三星级,并在店铺门口挂上醒目的星级标识,做得差的不仅评不上星级,还要让媒体曝光。同时可设“门前四包”风险抵押金,由每户商家、单位缴纳一定风险抵押金,并制定奖罚细则;年底开展评比,凡“门前四包”工作做得好的,给予一定奖励,做得不好的,则扣除抵押金。
4、分发“睦邻卡”,有事大家帮
“若要好,邻里帮”。建议应城各街道、社区应积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适时办一些“邻居节”、“邻里结对”等活动,以增加邻里间的联系与交流;也可印制分发“睦邻卡”,正面为“和睦公约”,反面为包括家庭成员、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由居民自己填写,互相赠送,加深了解,为促进邻里和谐打下基础。一张小小的“睦邻卡”,可将钢筋水泥建筑里原本互不相识的社区邻居变成朋友。
以上“十大正选金点子”及四条“候选金点子”公示期为3天(从2013年1月8日至1月10日),此间接受广大公众评议。
中共应城市委宣传部
应城市新闻办公室
应城市开发区黄滩镇
2013年1月8日
http://bbs.yingcheng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