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山公园Free Park
投稿人:
李瑞
创新说明:
“福”和“瑞”都是中文最常见的字,带着对大学城未来的美好愿景。福,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神祖保佑,后引申为富贵寿考齐备、福气等。瑞为古代作为凭信的玉器,代表瑞符或吉祥,好预兆。而两个字连在一起,正好与英文中的“FREE”谐音,正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孜孜追求的目标,而且思想自由也是学术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大学城既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又有中国最具知名度的三所高校,不断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征名“福瑞山公园Free Park”,代表着中西交融、新旧并包的态度,与景观工程“自由”-“交融”-“多元”的设计理念相符,体现出大学城人文情怀和精神追求。
俊采园
投稿人:习健丰
创新说明: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hell卡通;&hell卡通;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hell卡通;&hell卡通;”——此名称创新取自于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我认为此名称具有三个特点:
1.体现了大学城的主体性。“俊采”即“俊朗的人才”,对应着大学城所涵盖的举国闻名的几所高等学府具有的优质师生资源,而大学城内的公园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区域,无论是举办活动,抑或是偶然的邂逅,都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相互交流。此处,汇聚四处的“人才”。
2.体现了大学城的文化性。“深圳大学城”这样高质量的高校集聚地在深圳的地位无可替代,其综合实力甚至在全国都能排进前列,可谓是“人杰地灵”之处。名称出自典籍,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大学城重现“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景象,引人遐想翩翩。
3.体现了大学城的包容性。大学城开放的环境让更多人的有机会接触大学文化。以此为名,激发普通民众的热情,在公园这样开放的环境中,能使人体验到大学的别致景色,接触到大学的思想氛围,更多感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
据统计,公园征名普遍以地名为主:以山水为名、以建筑为名&hell卡通;&hell卡通;但是,大学内的公园很多并不遵循这个习惯。北大有鸣鹤园、镜春园;清华有绿园、牡丹园&hell卡通;&hell卡通;无不体现着诗意栖居之愿。
毓秀苑
投稿人:王婷
创新说明:
四季更迭之时,坐落于南方的大学城内的树木永远是葱葱郁郁,鸟鸣婉转,徜徉于林荫道上,肺腑间游走着清新的空气,满目苍翠令人心动不已。大学城内,三所全国闻名的高校汇聚于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这里人才济济,校园内充盈着良好的学习氛围与人文情怀。“毓”本义为嫩草遍地而起,“秀”代表着茂盛、优秀,因此“毓秀”既描绘了大学城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景,又说明了大学城内师生都胸怀抱负,身负才华,为了各自的理想在大学城这块沃土生根发芽。
此外,“毓”有生养、哺育之意,“秀”有一义为成长,“毓秀”一词同时蕴含有大学城内资源丰富、促进个人发展之意,传达出了在校师生对大学城提供的宝贵资源与优质服务的感谢之意。而“苑”,指学术、文艺荟萃之处,群英聚集于大学城,这里自然成了环境优美、学风优良的学苑了。
“毓秀苑”为大学城师生提供了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大学城师生求知若渴的精神、指点山河的气概则使“毓秀苑”秀外慧中,愈发灵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迈步未来,欣欣向荣。
书山学海投稿人:陈德劲
创新说明:
“书山学海”属于四字格“二二组合”的征名,其对称性使行文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有助于节奏感、韵律美的产生。虚实结合,实:应用比喻的方式,书山、学海分别对应大学城内的山体景观和水体景观,形象地概括了深圳大学城景观的特点;虚:“书山学海”,与深圳大学城的文化感相呼应,彰显了大学城内北大、清华、哈工大三所高校学术气氛浓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书山学海”将激励大学城内学子奋发向上,不断创新,为年轻有活力的深圳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书山学海”将努力成为深圳科教事业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拔萃山投稿人:梁国强
创新说明:
本创新名称受《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启发,选取“拔萃”一词作为大学城山体景观名。其中,拔意为超出,萃原意为草丛生的样子,在此引申为聚集。从自然方面理解,拔萃山可以展现大学城山体中马尾松及大叶相思等乔木高挑茂盛的形态,并且萃一字可形容草木茂盛,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突出南国苍翠,生机盎然的迷人景象。从人文方面理解,拔萃可联想至“出类拔萃”一词,与大学城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内大学中位居前列的实际情况贴切,此外,出类拔萃正是大学城对城内的老师与学子在学术科研,品德修养远超常人的美好祝愿。另外,拔萃可进一步联想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汇聚于南国鹏城,扎根深圳深圳创新自由的沃土,汲取包容开放的情怀,克服水土不适与文化差异,科研实力和社会影响如大树般茁壮成长。
息心谷投稿人:叶宝怡
创新说明:
大学城山地景观俯瞰形似心脏,山体环抱多立坡峰,四季长青,又有瘦湖细谷居于其间,为中心景观。故取意于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峯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征名为“息心谷”,将此谷比作净行息心之所、人心安顿之处。
息心者,原为梵语“沙门”的意译,谓勤修善法,息灭恶行,亦有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之意。后多引申为排除欲念、暂去机心。唐·岑参《终南双峰草堂》诗中“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清·吴伟业《西田招隐诗》中“到此身世宽,息心事樵牧”,皆为此意。
深圳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城市的飞速发展背后,人心亦难免孤悬、浮躁、急进。而此处有仁山智水、斜峰平谷,绿意盎然;又有书籍学府、人文情怀,澄心静性,正是灵魂之栖所。学子们可在此静意攻书、健体强魄,市民们亦可暂放繁务,在此赏玩嬉游、放松身心。此即征名息心之意。
停英园
投稿人:赵洋
创新说明:
“英”字本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即“蓓蕾”,是充满朝气,生机,新鲜的一种事物,象征着山体景观的新颖,活力;同时,“英”字也代表花朵,“落英缤纷”就是这个意思,代表了山体景观中繁茂的植被,展示着园子良好的生态环境;“英”也代表才智杰出,才能出众的人,代表了这个园子里生活学习的人特质,凸显人文情怀。
“停”是一个主观性的动词,含有主动的意味,不同于“留”等字眼的被动意味。与“英”结合,一方面说明此地生态环境好,各种树木,花草都适合生长,它们也愿意“停”在这里,落地生根,装扮出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园子;另一方面,各路“英”才,愿意主动“停”在这里学习,成长,说明这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地方。所以,“停英园”——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情怀,都得到彰显,符合园子的主题。
德馨山
投稿人:明盛
创新说明:
选自国学经典《周书》: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思是指:“所谓芬芳,非黍稷之芳香远扬,光明的德行才是芬芳远闻。”唐朝诗人刘禹锡以诗言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改革开放四十年,整个中国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中国人的精神文明、道德水准却在不断下降。德馨山就是要勉励广大教师心无旁骛,忠诚敬业,做德艺双馨的好老师。同时也勉励莘莘学子心存善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时代青年。
辉道园
投稿人:王顺朝
创新说明:
道者,不可言,可以有无数种解释。儒家、道家、甚至西方的宗教,均有提到。可以是“知止定静安虑得”中的“止”,可以是自然规律,如“乾卦”里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亦可衍生“坤卦”中的“厚德载物”等等,也可以是为人处世的“中庸之道”。
个人本身希望借这个名称告诉大家要有使命感,要有不忘初心,亦要有原则,有底线&hell卡通;
1. 希望大家可以勇敢的追寻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生命的意义,追寻自己内心的道。时常会有很多人会感叹: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时代给裹挟着前行。对于在中国顶尖象牙塔的学生而言,接受着国内更好的教育,更应去勇敢追寻自己的“道”。
2. 对于学校的老师,“辉道”代表着一种知识传承的使命感。
3. 希望做事情做到极致,弘扬工匠精神——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4. 有底线,有原则,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中庸之道。
基于这个名称或者这个初衷,园内其他地方也可以配合成体系。例如:高士阁/亭(鲁仲连典故),静心湖(“知止定静”中的“静”)等等。
兰蕙林
投稿人:董晗拓
创新说明:
作为深圳高等教育的沃土,深圳大学城西片区集中了来自国内理工文学最厉害的三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位于体育馆旁的大学城山体景观,作为三校共同的区域,兼具着休闲、娱乐、学习等作用。兰蕙林取自屈原《楚辞·离骚》中的这样一句话“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意思是我已经种下了九顷地的春兰,又栽种了百亩的秋蕙。在这里,兰和蕙都是香草植物,比喻有贤能的人。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培育了很多贤才,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取这句话的两个词,组成了兰蕙林,久旱逢甘霖,寄托着对深圳大学城培育高精尖人才的期盼,希望这片高等沃土能够为深圳教育快速发展做出贡献,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领头羊。
清滨北麓投稿人:张琦琦
创新说明:
首先各取大学城内的三所高校名中的一个字,“清”代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滨”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代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三字组合象征着大学城三校共谋发展,一齐投身建设大学城,一齐为深圳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其次,“清”意为清澈,“滨”意为河边,象征该景观位于清澈的大沙河畔,“北”意为北方,代表该景观位于大沙河流域的北部,也位于深圳市主城区的北部区域,“麓”则传达出新景观有山有水适宜生活的自在画卷。名称巧妙借用园区内三校名,描绘了三校之间,鹏城以北,大沙河畔,依山伴水的美丽图景。
学城 - 怡智园
投稿人:孙俊飞
创新说明:
1、地处大学城腹地,所以征名时自然的要把大学城的地名带上,但又去掉大字是因为此地属于大学城内的一部分不必那么高调,仅用《学城》二字可彰显谦虚好学的风气和精神;
2、进入此园之人,自然明白《清华》《北大》《哈工》三所顶尖高校在国人心中之地位和份量,那么就读和毕业于三所高校的学生更是高智商的才子,服务于三校师生的山湖景观并作为休闲交流之地征名为巜智园》实乃佳选;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