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是允许小商小贩合法存在的。关键是如何管理?这就是考验一个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小商小贩是弱势群体,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据湘潭大学副教授李开盛同志去年暑假社会调查显示:摊贩是乡里人、残疾人、下岗工人所组成,大部分人年龄都在40多岁以上,有七成多摊贩是家里唯一收入来源,可以说一个摊贩背后或许是一个家庭。
应该说,我市广大摊贩谋生自救,服务为民,活跃市场经济、方便群众生活、减轻国家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还有有一定贡献的。
我市经常一遇到重大节日、庆典活动或上面的重要人物来检查,城管人员全部出动、对所有摊贩实行大扫荡大围剿大取缔,严重伤害了他们的利益。
我认为对摊贩要采取“疏而不堵,管而不禁”的策略,既要保证摊贩生存又要保证市容整洁,交通畅通,实现双利。
我的想法是:
1、首先城管要文明执法,要换位思考,尊重摊贩人格,尊重民生权益。不要动不动就是强制驱赶、罚款、扣押工具。
2、广大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修鞋、修锁、修改衣服等服务性摊位,现在已经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城管不能随意取缔,相反要大力扶植,要引导待业青年拜师学艺自主创业。
3、学习外地全国文明城市管理经验。对广大摊贩实行分类统一管理,以街道为单位建立摊贩便民服务点,服务点地点选在社区比较偏僻的巷子内。
4、对服务点摊贩实行统一编号、统一工装、统一工具车、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归社区管理。
5、服务点摊贩实行了以上五个统一,国家必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街道城管部门可以每月向各位摊贩收取适当管理费用于开支。
6、分片成立摊贩协会,让他们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自己管理自己。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