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训、校风和校标(校标)的公布

  校训、校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对于提升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2021年5月学校发布征集校标、校训、校风以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公开征集、专家评选、会议研讨,从300多件作品中精选、提炼了新的校训、校风,并经学校校务会审议通过,现公布如下:

  一、具体内容

  校训:天雨流芳 博学善思

  校风:英华荟萃 贤良集成

  二、内涵释义

  (一)校训:天雨流芳博学善思

  天雨流芳,纳西语音译语,原文刻在在丽江古城木府旁的牌坊上,其纳西语音意为“读书去吧”,又契合“风雨越千年,美名永流传”、“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强调“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刻苦读书学习”。

  博学善思,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既要掌握广博知识、博采众长,又要善于思考,追求卓越。

  (二)校风:英华荟萃贤良集成

  学校于2001年建校之初,在考虑校园建筑的命名时,就沿用了云南大学校园建筑的命名方式,教学楼均以“文”字开头,后面的字分别为“英华荟萃、贤良集成、宁静致远、明德善思”。校风选取前面两句,既体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抱负,也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强调了“依托雪山办名校、扎根丽江育英才”的使命和追求。

关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训、校风和校标(校标)的公布

三、有关要求学校转设以后的校训、校风、校标(校标已于2021年6月16日正式启用,详见旅院发〔2022〕48号)三者共同体现了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办学以来形成的品牌形象、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希望全校各单位切实加强宣传教育,认真领会校训、校风的深刻内涵,不断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

  校标释义 (1)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微由大篆“文”字设计而来,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2)上半部分像丽江纳西族特色建筑的屋顶和悬鱼,具有地域特色;(3)下半象征着旅院师生顶天立地,共同努力,创造辉煌; (4)校标颜色采用丽江蓝代表活力、拼搏、领导力;(5)标识中2001表明建校年份。

  校标形态

关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训、校风和校标(校标)的公布

  校标颜色

关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训、校风和校标(校标)的公布

  校旗

关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训、校风和校标(校标)的公布

  中文校名标准字

关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训、校风和校标(校标)的公布

  校训、校风入围奖获得者 1.潘玉福(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文学院教师)

  2.陈思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文学院教师)

  3.李阳平(四川省内江市西林中学)

  4.范雨玄(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文学院学生)

关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校训、校风和校标(校标)的公布

  编辑:骆日

  责编:胡冬婷 徐学琪 杨开林 王希越 钱浏羽



      征集活动咨询微信:zhengjicom; 设计交流QQ群:46372307; 文案交流QQ群:677747123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上一篇: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标、院训征集结果公布
下一篇:保定书院标识LOGO网络投票评选开始
推荐阅读

热门点击

Hot H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