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
教育是什么?在我脑海中,最生动有趣的画面莫过于——师者“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师者“弦歌古琴”。
——我心中的教育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十五个春秋,十五年来我始终怀着一腔热情,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引领我的学生们一同成长,并肩前行,学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快乐,我因为有学生的同行而幸福。在享受这些快乐与幸福的同时,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是教育的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是一名班主任,很多年的那种。曾经一度觉得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心烦。但是在新教育的引领下,我学会了与孩子们沟通,学着用活动、课程等温暖孩子的心灵。年末,当我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我教育下有很大的改变时,当我被他们围着快乐谈笑时,当他们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时……那幸福不由自主地从心里往外涌。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为了了解学生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课间、中午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等等。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我知道我班有几个单亲孩子和不少留守儿童,对于这样学生我平时总是多关心他们点,让他们感受到有一种母爱的味道和集体的温暖。但做班主任工作也有疏忽的时候,前几天我班的王书翰同学在数学课上搞小动作,被发现后数学老师说了他两句,于是这个孩子就沉不住气了,与老师有了抵触情绪,当我回到办公室了解到情况后,及时找到他了解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家里都很娇惯孩子,基本上不批评不责打,于是老师说他两句就受不了。我知道后就极力的开导他,告诉他老师的好意,可他的性格太倔强,一时间很难转变过来,我就与他唠了几句家常话,在班级里我就经常问一问他课堂上表现多关心他,力争走进他的心灵。在老师们的教育下,他终于转变了态度,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学习上也比较刻苦努力。老师的一句话将改变孩子的一生命运,让我感受到老师职业的伟大。一名好教师应该既爱好学生,也爱“特殊”生。但在现实中,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的学生难。因为一名好学生在校会勤学守纪,很讨人喜欢;而特殊生往往会让大多数人爱不起来:他们不守纪律、调皮爱动,故意捣乱,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他们固然让老师头疼,但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做大力表扬,以他的优点带动他改掉自己的缺点。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嚷着下星期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这样的故事警示我们老师:任何一个孩子在他们的心灵中,都期盼老师给予他们爱,哪怕是不经意的一眼和一笑,都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要想使班主任工作获得成效,对孩子们的爱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与学生达到感情相通,心理相容,形成朋友之间的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人际心理气氛,在爱的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孩子的工作。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他们不值得爱的时候。”所以教师对孩子的爱,首先,表现在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不服管教、屡教不改、调皮、爱惹事、后进生等这类型的学生。我认为管理好一个班级的秘诀是真诚地爱每一个孩子,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平时我在班级中特别注重后进生,因为他们就像干渴的麦苗,更需要雨露的浇灌,其实他们的身上有许多的优点,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挖掘,去发现。其实,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的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是的,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而教育孩子,必须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从温暖孩子心灵最微妙的地方开始,用“润物细无声”的爱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让爱充溢学生的心灵!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一年级以孩子感兴趣的电影入手,拟定了班本课程。我们班的小豆豆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于是我以卡通人物为基调,拟定了班级电影目录,有《海底总动员》《大鱼海棠》等等。刚开始孩子们还不在状态,只是看热闹……转机来源于一部深受调皮鬼小轩喜欢的电影《没头脑和不高兴》。还记得那天天特别热,孩子们状态也不好。本来是要播放固定的电影的,但看着孩子们迷离的眼神,我就想:“谁来推荐一部你在家看过的最喜欢的电影给大家啊?”小轩举手最快:“《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要看这个。”我问他原因,他只说很搞笑。孩子们一听“搞笑”,就迫不及待地你一句我一句,都说要看这个。我灵机一动,说:“就看这个,但是有个条件,就是看完了说一说它到底哪里搞笑?或者哪个情节搞笑?为什么?”电影的播放总是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笑得停不下来。我赶紧问:“你们都笑什么?谁来说一说?或者找你的好朋友演一演啊?”小五跟他的好朋友你推我我推你,想上台又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我说,第一个上来的有奖,可以答应一个合理要求。只见他俩以飞一般的速度跑上台为我们演了一小段电影片段。孩子们被逗得哄堂大笑,还有个小朋友说,小五平时就跟电影里的没头脑很像呢!就这样,孩子们一个个地走上台,或分享感悟,或表演情节,我在他们的眼里看到了温暖,感受到心与心的贴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要倾听孩子的声音,我们不能直接以老师的身份去教训孩子。唯有站在真诚、平等、完全空性的状态下,才能真正体会到孩子的心声。因此,我们研发读写绘课程,倾听他们笔尖的声音。 班里有这么一个学生,不喜欢用言语表达,每次都粗暴地用武力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为了这个孩子,我没少操过心。但是每次打架过后,问他原因,他非但不说,还总喜欢用仇视的目光看着你,仿佛所有人都得罪了他一样。我清楚地意识到,对待这样的孩子,批评教育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于是我以他最喜欢的绘画入手,以读写绘课程为桥梁,学着倾听他的声音,试着走进他的内心。
在一节绘本课上,我选择了绘本《生气汤》。从推荐到共读到故事讲解以及后续的绘画我都重点关注他的状态,他听得很入迷,画得也很认真。作品展示时我专门挑他上台分享了他的故事,没想到他把自己变成了小男孩霍斯画了自己的故事。在他的讲述中,我明白了他为什么爱打架的原因,原来他是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总是没轻没重,我们以为的打架其实不过是他玩的方式,他根本没有因为生气打架,而是因为小朋友以为他是打架而生气……至此,这几桩事件就这么解决了!原来一切都是误解!感恩遇见读写绘课程,让我能够倾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以电影结缘,用读写绘倾听,在这些课程的引领下,我与孩子走得越来越近,我的班主任工作也越来越幸福。从今天,让我们从温暖孩子的心灵开始,幸福你我的生命!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教育榜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重磅·有奖征文:第二届“李玉龙教育写作奖”暨2022年度“新教育生命叙事征文”启事
怀念李玉龙(1)教育写作奖缘起:五年一诺和离谱之错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