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余中华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今年是江南建厂七十周年,公司党委决定组织重新编印厂庆六十年出版的《箭之源》。这本书记录了我厂建厂前的历史沿革。受十年前的条件限制,在《箭之源》里引用的史料有个别地方不够准确,特别是关于汉阳兵工厂旧址的描述,与实际不太一致。与《箭之源》编委会的同志们商议,我于“五一”回武汉之机,实地探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五月的江城已经进入夏天,骄阳似火。我按照提前搜索到的路线,径直驱车到达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原汉阳钢铁厂旧址。这里现在被圈地开发,楼盘名为“融创1890”,但保留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两个门楼,其中在“汉阳铁厂”门楼后面还保留了几栋老式厂房,厂房的墙面涂着卡通人物画。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在“汉阳兵工厂”门楼前,正好碰上几位中老年人在合影留念。我想他们估计是汉阳兵工厂的子弟了,正如我一样。我从未谋面的外公曾经在解放前的汉阳兵工厂当过工人,故地寻访,更加睹物思人。门楼为近年仿制,又处在拆迁建设之地,所以缺少维护,周边杂树丛生。其南面墙上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上书清廷的《枪炮厂造厂经费借拨粮道库款以济要需奏》的折子。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张之洞启:

  拜!

  臣承准海军衙门来咨,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会同户部具奏,鄂省枪炮厂造厂经费,请由粮道库存款内暂行借拨,以济要需。一折黏钞原奏内,承查湖北粮道库帮津水脚兑费等项,原系尽数征归要款。今鄂督请于此款内暂借银十五万,既经粤督电准,分年归还。自离准如所请,办理应令湖广总督将前项所存帮津水脚兑费等项,除拨枪炮厂十五万两外,下余银两即遵部奏案,赶紧接部。等因本日奉旨依议钦此。岂经恭录咨行,钦遵办理。除咨呈海军衙门及咨明户部,两广督臣查照外,谨会同湖北巡抚臣谭继洵附启具呈。

  伏祈圣鉴!

  谨奏。

                                                               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五日奉


  张之洞为办铁厂枪炮厂向大清朝廷上折很多,但为什么选这个折子作为展示?我想从这个奏折可以窥见很多历史的细节。一是建造枪炮厂所需的费用为十五万两。十五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清末年财政收入8000万两,15万两占比0.18%,以我们今天的财政收入20万亿推算,相当于360亿元,这绝对是一项国家重大工程。二是费用从何而来。筹办枪炮厂的费用是两广总督借的。这笔钱原计划还给粤督,经商议可以分年归还,与之前张之洞督粤筹办枪炮厂不无关系。张之洞后于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而继任两广总督李翰章无意经营实业。清廷也担心李鸿章的淮系做大,采取消弱政策,使得张之洞在鄂继续办厂开展洋务运动得以实现。三是督抚的微妙关系。奏折后面有督抚联署,其中提到的湖北巡抚谭继洵,此人以前在户部工作17年,为人谨慎,因循守旧,与主张变革、做事张扬的张之洞在湖北共事9年,政见多有不和,但在办枪炮厂一事上两人却难得一致。值得一提的是谭继洵是湖南浏阳人。他的儿子谭嗣同是大名鼎鼎的“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其在押赴刑场前题下的绝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何等大义凛然!谭继洵给儿子留有挽联“谣风遍万国九洲,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谭巡抚受儿子影响被革职回家,不久抑郁而亡。十三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一声枪响,辛亥革命令清朝轰然倒下。汉阳兵工厂其后在湖南发展光大,似乎在建厂伊始就注定了。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门楼北面放置一门仿制的汉阳兵工厂后膛火炮,展示当年的产品。可能受地方的限制,无法全面展示汉阳兵工厂造枪、造炮、造弹的丰硕成果。


  门楼下有一小进间,进间门两侧有一副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有人说这是张之洞为黄鹤楼而写,也有说是符秉忠题黄鹤楼,用在这里有些牵强。我理解汉阳兵工厂的沧桑历史好似大江,奔涌向前,而枪弹在保家卫国中的巨大作用堪称拨云见日,倒是可以附会。


  现存的“汉阳兵工厂”门楼是近年来建造的,与史书记载“1890年9月6日,张之洞在大别山麓找到厂址,长600丈,广100丈,南枕山,北滨汉,西临大江,与省城对岸。”大相径庭,让人有一点“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觉。


  汉阳兵工厂旧址到底在哪?我根据史书所描绘的地方分析,“大别山”就是现在的龟山,“南枕山,北滨汉”就应该在龟山和汉江之间,这一块地方是武汉国棉一厂的旧址。然而“西临大江,与省城对岸”就让人迷糊,大江为长江,省城为武昌,按照方位,应为“东临大江,与省城对岸”。我又开车沿龟山北麓徐行,果然发现汉阳铁厂凝铁处,还有正在拆迁的国棉社区。据武汉市汉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的《汉阳区志》记载“武汉国棉一厂前身为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始建于1951年,1952年12月正式建成投产。”而70年后,武汉国棉一厂也将面临搬迁,此地将成为城市新的商住区。


  站在汉阳兵工厂旧址,回望一百多年历史,沧桑巨变,江山依旧。我辈当继承先驱宏志,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不懈奋斗!






链接:
“我与江南70年”有奖征文征稿启事






组 稿:刘可亮

责 编:肖晴春

主 编:陈煜鹃

编 审:刘可亮

总编审:柳 旭



【江南韵】我与江南70年征文丨访汉阳兵工厂旧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江南工业集团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上一篇:抖音直播带货怎么开通?——萤火虫助残直播培训系列课六
下一篇:有奖征文|沙雪柔: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