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河的美丽蝶变
水乡之人,人们聚集在江河河畔,靠水为生,以水为路。水的流淌,犹如生命繁衍和律动,水的波光,映照着人间喜怒哀乐、疾苦愁长,江河湖泊就像母亲哺育了乡村。
我的家乡—腾冲市滇滩镇有条母亲河,名字叫西沙河,她自北向南贯通全境,浩浩荡荡,滔滔不绝。西沙河一路向南,在河西社区海棠箐一带,造就的风光景致最为迷人,堪为腾北水乡。西沙河从远古时代日夜奔流不息地走到了现在,她流过月光铺地的沉睡原野,流过炊烟缭绕的宁静乡村,流过兵荒马乱,流过饥馑贫困,流过晨曦晚霞,流过渔灯和萤火,从荒凉凄惨流向富强繁华,从远古悠悠流到今天…… 曾经,她风姿绰约;曾经,她也暴怒肆虐。如今,她重又荡漾着碧波,为滇滩镇谱写着水韵华章。
西沙河(也称滇滩河),是滇滩人的母亲河,发源于联族社区姊妹山,源头海拔2530米,高山深涧,峡流湍急,多支汇集,由西北向东南穿过滇滩坝子,流入固东与明光河交汇。作为滇滩镇的主干引排水河道,承载着4万余亩农田灌溉任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沙河见证了滇滩的经济发展,见证了采矿业的兴衰,自身也曾经历了水质被污染。
悠悠西沙河,碧波荡漾,清澈照人,两岸景物倒影清晰如镜照。她一年四季的流水都是丰盈的,就像母亲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河道两岸的故乡土,哺育着世代的两岸人;她一年四季的色彩都是美丽的,黄黄的菜花、绿绿的荷叶、青青的禾苗,河水像调色板一样涂抹着大地的春夏秋冬。西沙河似一条银色的玉带,飘拂在腾冲肥沃丰饶的大地上;像一个世纪的老人,忠实地见证着河道两岸千百年间的历史沧桑。
西沙河,其灵动的水波,正是一座城市休闲的最好注脚。于是,一条河的华丽转身开始了。滇滩镇以大河治理带动小河整治,2011年实施西沙河治理工程,筑起了12公里的生态河堤,紧跟着兴地睦边工程也顺利推进,河道变宽了,水患杜绝。近年来随着“五美一最”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滇滩镇以“七个一”举措,全面发力,强力推进“美丽河流”建设,打造“美丽滇滩名片”,聘用10名专职河道保洁员,27公里河岸增植补绿,6.5公里滨河道路得以硬化建设,沿河路段亮化,危桥拆除重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画卷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河道里鱼游虾戏,水面莺歌燕舞,水质清澈了,大河小溪里的鱼虾水族,在明洁无污的水底世界自由自在,繁衍生息。白鱼(裂腹鱼)、花鱼(中华沙鳅)、咕嘟鱼(石蛙蝌蚪)、马鬃鱼、石扁头等活跃其间,为优质水生态环境平添了几分姿色。
我漫步西沙河畔,沉醉在夏日的风里,她被装扮得那样的艳丽、窈窕、惹人怜爱。不信,你看,西沙河仿佛每一秒都不肯移挪她那一往情深的目光:潺潺的流水顾盼着天空,蓝天、白云的倒影在碧波里流淌,金灿灿的阳光就是那富丽堂皇的殿堂,荇荇摇动的水草是她端庄的外形,明澄的蓝色好似轻裹的嫁衣,而那朵朵变幻莫测的云彩恰如她凤冠上五彩的霞帔。河水水质清澈,河内鱼虾往来翕忽,阳光普照,上下天光,河面微波荡漾,树木村庄倒映水中,景色美不胜收。
夕阳西下,西沙河畔的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作,吃过晚饭,纷纷走出家门,放松娱乐。大老爷们围着石桌子下棋品茗打扑克,谈天说地;妇女们聚在一起纳鞋垫,织毛衣,拉家常,或用箩筐装满一筐筐玉米棒子,担到路边,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剥壳脱粒;姑娘小伙们拿出手机拍照玩抖音,小孩们临河垂钓,或嬉戏追逐做游戏,还有的村民三五成群,沿着河岸悠闲散步,怡然自乐。河中戏水的一群群鸭子和白鹅发出“嘎嘎嘎”“轧轧轧”叫声,人们开心惬意的欢声笑语,“哗哗”水流声,谱成一曲热闹非凡的乡村交响曲,一派宁谧祥和的江南水乡景象。
生活中有一条江河、一个湖泊,多么好,没有江河湖泊,土地就会成沙漠,江河湖泊污染,生活也会变得混浊。悠悠西沙河,一条生态河、文化河、民心河,正在水韵滇滩镇的深情歌唱中奔流向前。我徜徉在这柔情的西沙河畔,显得那样的宁静、安详、清纯、质朴。这条母亲河,这条正在蝶变中的河流,而今静静地小憩于夕照之中,犹如一本厚重的史书。那么古朴典雅,那么坦然自若,那么耐人寻味。
文 | 夏宇欣 、图 | 高登泽
排版 | 肆方
责任编辑 | 高登泽
审核 | 李艳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水美腾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