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携手向未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对山里孩子来说,是打开视野的最便捷的窗口。
夏令营最后一天,服务团师生为全体夏令营学员发放《可爱的中国》《中医药文化知识》两本精选图书和南中医文创产品“小楠·仲薏”帆布包,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同时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并在栽麻镇中心校启动“共读一本书”活动。
“老师,我可以参加读书活动吗,你会在手机的另一边,和我一起读书吗?”
为加强沟通交流,让短期支教在云端变成长期帮扶,校团委、学生会策划开展“共读一本书,携手向未来”活动,征集志愿者线上与小学生结对,以书为媒开展云支教活动。
活动学生负责人、卫生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叶晗介绍,“捐赠书籍与共同品读只是活动的第一个阶段,下一步,校学生会将会根据品读情况精心策划,引导两地学生开展在线交流、书写并邮寄读后感等系列活动,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传递书香力量,或将云端连线开展阅读相关课程,强化教育交流深读,进一步激发两地学生的读书热情。”
支教感言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叶晗
与孩子们相处是交换真心的过程,大山的哺育给了他们开阔的胸怀,有限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倍加珍惜上课的点滴。在与孩子们变得亲近之后,他们开始愿意与我分享在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在一次与爱调皮捣蛋的小男孩谈心结束后,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他说“我想要成为一名警察,我要把力量用对地方”。这次交流对我来说,只是支教过程中短短的一个停靠站,但对于孩子来说或许一颗爱与希望的种子已然埋下。
我们努力而又笨拙地成为老师,把自己的知识编进讲稿中,把自己的人生融入课堂里,这段弥足珍贵的人生记忆,让我得以在生活的至微至隐之处,窥得许许多多善良有趣、温暖明媚的灵魂。这段浇灌着青春梦想的旅程已经结束,但这份沸腾于心的热情永不会消褪。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
王纤易
我们用脚步丈量黔东南的大地,用几天的时间做了件终生难忘的事。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作为小老师,我感受到了传道授业的不易,一节节四十分钟的课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挑灯夜战、精心准备,只为了能站在孩子的视角给他们带去生命科学知识的点点星光。同样,在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眸、悃愊无华的表达中,我更是受教育者,收获了治愈、感动、成长,也更加坚定了要把青春奉献在有需要的地方的决心。满载着把“小我”融入“大我”的体悟,愿孩子们和我们都能永葆向前的力量,不惧荆棘,共赴远方。
护理学院2019级护理学专业
吴礼云
此次远志支教,我从一味味神奇的中药入手,带着小朋友们进行防疫香囊、中药剪贴画、中药花露水的制作。小朋友们奇思妙想,剪贴出自己喜欢的中药贴画,伴着香囊里的草木绵延,在寓教于乐中体味中医药文化,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医药的热爱,增强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我将继续怀着赤诚之心,用眼睛观察民情,用脚步丈量大地,思考儿童国医启蒙教育的意义和方式,用实际行动献礼二十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牢牢结合党的光辉历程,助力中医药的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发有为!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黄龙毅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我站立的地方,就是我温暖的家。
“小黄老师,我希望还可以上更多你的课,你还会来见我们的,对吗?”趣味科学课后,几个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撒着娇对我说,看着一张张天真稚嫩的面庞、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我承认,在最纯粹的心意面前,真正的感动由心而生。
支教不是青春的唯一选择,但它一定是今生做过的最不后悔的一件事。短短数天,三尺讲台,粉笔勾勒,我播种着幸福的教育,也收获了教育的幸福。用爱与知识播下的种子在未来总会发芽。
我携光而来,发现你们才是我的那束光。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药事管理专业
庄芷若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曾经这句话对我而言,或许只是一句熟稔于心的口号,而在支教结束后,我才突然发现这句话的重量与意义。
在这里,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努力记忆他们的名字,悄悄观察他们上课的状态,给他们讲大山外的故事。这里有太多渴望知识的孩子,每当看到他们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但又想到他们可能一辈子只能生活在这一方小村落里,心中便会焕发出一种强烈的无助感。他们是那么纯粹善良懂事,知道我们即将离开,一次次敲响我的房门,拉着我的手说:“小庄老师,下次来你可以教我们100天再走吗?”“老师,我们以后还会再见面吗?”“老师,棒棒糖给你路上吃,你以后会来看我吗?”……
原来,支教不是单向的点亮,是心与心的相互温暖。这五天的短暂时光匆匆而过,但那些快乐,都还在我们的记忆里,总有一天会发芽。我会永远记得来自远山的呼唤,记得那些可爱的“花儿”,记得,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药学院202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金豆豆
当他们买零食时反复看包装日期的时候,当他们拿起饮料迟疑一会又放下的时候,当他们认认真真做着洗手操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斥着欣慰与感动。2022年的夏天,蝉声响亮,微风吹起少年们的发梢,也唤醒了一颗颗炙热跳动的心,于是跨越一千五百余公里的距离去做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做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代青春去感染另一代青春。
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鞠躬问好,走廊里跑过来的一把抱住,桌上出现的暖心小纸条,下课时塞到手里的棒棒糖,路口的等候,下课的等待……支教一时,自教一生,受益匪浅还有我们这群小老师 ,他们可爱又懂事,温暖又真诚,拥有着一双明亮和纯真的眼睛。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很幸运参与了他们的成长,也很幸运能与他们一同成长。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在开幕仪式时,我说:“现在你们可以叫我豆豆老师或者豆豆姐姐,但是在未来希望你们可以叫我一声学姐,学姐在南中医等着你们。"我想,建立与广阔天地的连接,开辟往灿烂远方的路径,正是我们前行的意义所在。愿用我的小小荧光,照亮他们的大大光芒。
护理学院2020级护理学专业
孙倩文
笑靥如花的孩子们,热情似火的村民们,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风情浓郁······
“小孙老师,我能牵你的手吗?”
“小孙老师,南京是什么样子的呀?”
三尺讲台,粉笔勾勒,点亮一个孩子的世界,用自己的眼界打开孩子们的视界。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六天的朝夕相处,远志黔行、深入栽麻的经历体会,一行人齐心协力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栽麻,我们续写黔行之约,绽放青春之花。不悔此行,后会有期!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陈隽芃
少年自当扶摇直上,揽星衔月逐日光。
时间一晃而过,还记得夏令营第一节课给大家作自我介绍,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下自己名字的模样;记得在课间,孩子们教我学习侗语,我磕磕绊绊地说出侗语的“我喜欢你”;记得在某一天深夜,孩子们与我分享难以纾解的心事;记得在炎热的午后,他们悄悄给我送来冰水和棒棒糖;记得我们与孩子们默契配合,共同表演八段锦;记得临别之际,他们特地跑到宾馆为我们送行……
谢谢可爱的孩子们,很幸运能和你们相识相遇、一起成长,感谢我能够成为你们的橙子老师,成为你们的朋友,我也希望能成为你们学习路上的一份助力。
源溪潺细,亦汇江海。有着大家所有人的共同付出,才有属于我们的“远志黔行”。如今,我想说的话一如来时:“愿我们都能心向阳光,顽强生长。”
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
2021级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
潘隆晟
支教靠真情,助学靠真心。
我从黔东南的大山走出来,深知走出贫困农村的不易,“知识改变命运”是我对所有小朋友强调的话。我希望他们从小抛弃不读书去打工的想法,让他们明白现在党的好政策是能让学生上得起学的,是能够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的。
党对我们如此关心和照顾,黔宁两地红色文化是很有必要让孩子们传承下去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何让小朋友了解党史,我感觉使命在肩。
令人欣慰的是,家乡的孩子们不仅认真学习,还都会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都知道毛主席和习总书记。这一刻我明白了陈晓明学长的感受——支教盈年岁月艰,壮心一片刻青山;风尘未得空闲洗,硕果辉煌带笑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