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
收录于话题
#鲁班征徒
因为遗憾去年鲁班征徒的活动时间与其他考试冲突了没有参加,今年鲁班征徒活动时间公布的当天就回家告知了女儿,结果女儿第一时间就说去,报名!隔天放学回家告诉我,她已经叫了同学一起,同学也跟她的爸爸(也就是我们后来少年团的张喆祺团长)说好了,于是,我们四人小组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张团长的报名,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刚刚好的安排,说实话,有这么一位资深玩户外的队友一起出行,无形中给我增加了很多底气。6月底我们少年团的微信群组建起来了,我们的张继攀队长在群里分享了他去年参加的经历,也给了我们很多装备建议,我比较担心自己的实力问题,从报名开始就听从两位张老师的意见,徒步鞋、袜子、登山杖等装备都备齐了,然后开始每天晚上带着女儿一起跑步,从一开始的2公里慢慢加到5公里,当我第一次完成5公里的那一天,多地发生了疫情,我一边担心疫情会影响我们的出行,一边跟女儿说:我觉得即使不能成行,这个活动也很值,让我把运动习惯养回来了。
出行前几天,我们的航班被取消了,重新购买的机票在一天后也被取消了,我在想,果然是玄奘之路,开始就没那么好走了,是坚持想办法过去,还是直接取消出行,犹豫了几分钟后,还是决定前往,想好了的事情,决定好的事情,就要想办法去做到。
最后在临行前一天的18:00买到了隔天早上06:15的航班,这样意味着我们03:30就得出发去机场,征求过两位小朋友的意见后,我们决定了赶早出发。马上组队去做核酸,回家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出发前去了一趟仓库想找个打包材料,结果发现当天的大雨淹了我一个仓库,损失比较大,怎么办呢,刚刚买好的机票不能改变出行计划,叫来两个保安帮忙,自己也撸起袖子帮忙搬货,一直搬到了0点,这个时候临近出发只有3个多小时了,因为较原计划提前了十几个小时出发,我的行李还没整理好。我当时是有点奔溃的,觉得这次出行一波三折,有点不敢出发了,但又一想到,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考验,我该庆幸在我出发前发现仓库被淹了,让我有机会在出发前减少了损失,这应该是个好事。
也许临行的考验已经结束了,凌晨出发后我们一路顺利到达了敦煌,提前约好的接机司机还送了我们一包当地的特产李广杏,很甜很好吃,从敦煌落地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我们后面的行程都会很顺利。在酒店跟已到的几个队友汇合,互相认识交流后,我对我们的团队更有信心了,有去年徒步经验的张继攀队长带队,有户外活动经验丰富的张喆祺团长护航,我还看到了少年团里的少年们优秀且积极的样子,我当时就很庆幸我们来了,庆幸有机会跟这样一群很积极的人一起去挑战玄奘之路。团队的首次集结,我就喜欢上了我们团队的氛围,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队友们来自五湖四海,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积极配合团队行动,我为我们团队的效率点赞,连出征口号我都觉得我们团喊得特别有精气神。
第一天,受疫情影响,我们出发的时间较计划晚了好几个小时,可能是赶路的疲惫还没恢复过来一早又集结出发了,车上的很多队友在昏昏欲睡,甚至还有些人在玩游戏,鲁老师恰好跟我们一个车子,看到这样现象,我感觉他是怒其不争的,略带生气地说:你们这么大老远辛苦的跑到敦煌,是来睡觉的吗?是来玩游戏的吗?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环境,都有什么不同,戈壁滩上那层绿绿的又是什么?也许当时大部分人也没想明白那层绿绿的到底是啥,但至少我们都进入了思考的状态,修心和修行需要同时上线。
初入戈壁,充满着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兴奋,满身都是激情,行走约8公里后,开始有了沉重感,同行的诸多队友脸上也开始出现疲惫感,但是沿途碰到每个队友,不管是不是我们团的队友,都会跟你说加油,给路过的队友一个充满鼓励的笑容。互相鼓励,互相给予力量,喝口水,歇一会后,看着其他队友都在努力前行,好像又充满了能量。我想到鲁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可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第二天早起时候小腿酸胀得厉害,起来的那一刻甚至有点抬不起脚,但是因为不想在第二天就放弃,不想拖团队后腿,我们少年团还是齐齐整整的顿队出发。
迈开脚,走了一段路以后,我觉得脚也没那么酸痛了,逐渐适应了前进的节奏。女儿想要跟上第一梯队的小组走到前面去,一路快速前进,我很努力地跟上她的步伐,一路追到了补给站,休息片刻后我们继续前行,下午的路程走了约7公里后,女儿的跟腱开始痛了,考虑到她之前有跟腱炎,也为了不给团队拖后腿,不能让整个队伍反复停下来等她,我们强制要求她上车了,我陪着她到营地后,我们坐下来复盘当天的情况,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不能太高估自己的能力,要量力而行,虽然挑战无极限,但也要循序渐进才能走得更远,有序行动。
第三天,由于前一天下午的天气比较炎热,很多队友都出现了不适症状,我们的队长和团长都很担心大家的身体,提醒大家量力而行,如果身体不适的要及时休息不允许强行出征,我们在经过自我评估后,整队人员一个不少的一起出发了。为了照顾大家的身体情况,行程中,我们控制着速度,整队互相照顾,队友们都非常团结,少年们的情况也比我们预想的好很多,尽管途中陆续有身体不适的队友上车了,其他队友还是一起坚持走到了补给站。
经过前两天的适应,对于我来说,已感觉有些适应戈壁的环境了,到达补给站的时候也没像前两天那么累,我感觉大部分队友的状态也比之前好很多,坚持的力量让我们在戈壁徒步中渐入佳境。到达营地时,我们看到了一片绿洲,这片被冰川水灌溉出来的绿洲,充满着生机,让我感觉分外惊喜。
晚饭后,鲁老师照旧给我们上课,分享心经,鲁老师通过学习、生活、工作上一些案例结合心经内容给我们讲解,鲁老师对孩子教育理念的分享,让我收获良多。
课后,我在营帐边上冒着小雨仰望星空,尽管天空不作美,没有看到星星,在一望无际如此空旷的环境里静思,却也别有一番滋味,我总结了这三天的感受,迈开腿,走起来,动起来,肯定能行,只要心里发出自己能行的信号,这个事就大概率是真的能行。走的是路,修的是心。
最后一天在戈壁的夜晚,在不小的雨声中入睡,又被雨声惊醒,戈壁滩的大雨是如此难得,竟然被我们碰到了。临到计划起床时间,雨声依旧未停,以为本次行程要搁浅了。神奇的是过了一会儿,雨停了,洗漱用餐后,地也半干了,在戈壁滩难得的带点湿润的空气中,我们在黎明之前迎着风,顺着保障车的灯光整队出发。
也许知道这是本次行程的最后一天,大家都很珍惜,团队以相对整齐且匀速的方式一路前行,喜欢跑得快的少年队友们也都在控制着速度照顾后方的队友们,也许我们整体并不快,但前半程一直未停歇,反而超越了很多较早出发的团队。离别前的依依不舍,让我们后半程放缓了脚步,沿途寻找合适摄影点拍了很多照片,我们希望尽量多的留下一些我们团队的记忆。最后,雏鹰少年团的队友们一起冲向终点线,齐齐整整!
行至终点仍意犹未尽,身体对于戈壁环境的适应力已经逐渐加强,我感觉一天比一天精神好。自然万物自有规律,当我们能够感到步伐的节奏与自然的节奏慢慢和谐时,向前的步行是不累的,好像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们前行,步行的节奏会有一种融于自然的韵律,这是我在途中看到的鲁老师前行的步伐中感悟到的。
同行的人比达到终点更重要,团队的力量,同行的力量,让我们充满着继续奋斗的能量,让我们继续向前奋进。
感谢每个给予支持的伙伴,感谢一起同行的战友,感谢鲁班征徒,感谢后勤保障,防范充足让我们在途中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向前走,只跟自己的内心和体力做斗争,每天多一点努力,不停超越昨天的自己,未来都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鲁班征徒,团队正行!
一字禅 行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