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一个故事,一幅画,一种心境。方寸之内,黑白之间,画身边风景,品生活滋味 。
也是零几年的时候,市工会和晚报联合征集单亲妈妈俱乐部标志——“康乃馨俱乐部”。
我当然要参加了,这个以赛代练的机会决不能错过。还忽悠了同事跟我一起玩。
康乃馨俱乐部,主角当然是康乃馨了。但只有花显然是不够的,还得和“妈妈”结合起来才好。
据此想法我勾画了若干方案,也查了不少资料。最后决定采取用字画结合的方式做。
跟以往稿子投出去泥牛入海不同,这回晚报上公开登载了中选作品和“优秀”应征作品。不过中选的不是我,我和同事的作品都在“优秀”之列。
显然,登报征集只不过是个形式,其实问题早就有了标准答案。我们只不过是被参与表演的群众演员。
这样看来,那所谓征集到的209个形象更是胡诌八扯,从这么多稿子里精选出来,我和同事的恰好都在仅有的三幅“优秀”之列,那我们得多优秀!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除了我们这几个热衷设计的爱好者只外,此事根本就没人参与。这也是我猜测评选过程不透明和答案内定的缘由。
不过,这个是我从头到尾全过程都看到了,并觉得显然有问题的项目。以前那些有头无尾,泥牛入海的是咋回事也就不用再说了,或许根本不敢或者不屑于摆到台面上。
见怪不怪吧,又不是只这事儿这样。我就当爱好练习了,中不中就不那么在意。
这只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事,但反映出来的却是一种普遍现象。某些人、某些组织利用公权力制假造假谋取私利已经到了明目张胆,随心所欲的程度了。以至于到了受害者自身虽心知肚明,却都麻木得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了。
摘抄最近网上很流行的一段话:
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演戏,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
青黄,工程师,资深业余速写爱好者。没从过师,没参过展,没获过奖的三无人员。速写只为记录生活。虽然我的画中没有名山大川,鲜见奇花异草,但是有我曾走过的路,见过的景。每次回看它们,都会让我回想起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我。飞鸟掠过天空,风就是它的痕迹,我来过这里,速写就是证明。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请点击右下角的??和六芒星。
?? 如果喜欢本公众号,可以点击文章开头的蓝字或者扫面下方的二维码关注。
??关注并转发,可获得手绘明信片一张。
??接受定制手绘六寸蓝调肖像,适宜摆桌作为纪念品、礼品,小巧精致,别具一格。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青黄话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