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辽宁省通信管理局、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2022标识中国行—标识应用系列培训活动(辽宁站)暨“标识+”辽宁行(沈阳场)在辽宁省沈阳市成功举办。
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局长付旋,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申世英,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李志成,沈阳、铁岭市工信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及省科协,省互联网协会,省内电信企业、标识企业嘉宾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通过云视频对活动表示祝贺,各市分会场近200人通过云端参会。
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局长付旋在致辞中指出,在省通信管理局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共同推动下,全省标识解析产业生态建设逐渐形成,初步构建了 “1+2+N”的产业体系,涌现出营口联联加、葫芦岛兴标壹、禾丰食品等一批标识应用标杆企业,标识应用领域覆盖了钢铁、装备制造、农产品等重点行业。“星火·链网”沈阳超级节点应用创新中心、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东北分联盟工作逐步展开,“星火杯”区块链应用大赛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标识解析、区块链等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付旋局长指出,目前辽宁省标识解析节点建设速度全国领先,但在融合应用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力,并从促进提升标识解析行业融合应用,打造标识应用示范标杆,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发出倡议。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申世英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辽宁省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积极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各地市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落地。他指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下一步,辽宁省将在标识应用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标识解析应用,进一步完善各级节点布局,培育产业发展生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致辞中指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已经形成“东西南北中”一体化格局,累计标识注册量近1500亿,其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覆盖行业之全、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实践。辽宁省通过二级节点建设评估会的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服务近40个行业,标识解析体系已在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她提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搭建辽宁省与全国其他区域的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形成更有影响力的标识及区块链新应用、新模式,发挥新基建的引擎作用,推动辽宁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申世英,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马恩林及铁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崔传江的共同见证下,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李志成为2022年获批辽宁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许可的三家单位颁发了标识注册服务机构许可证书。
会上,由辽宁省通信管理局局长付旋、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申世英、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马恩林共同启动“辽宁省标识应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活动将通过“案例征集+后期调研”的方式,遴选辽宁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应用优秀案例,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规模应用。
主题演讲环节,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罗松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主题演讲,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成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创新以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标识赋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交流分享环节中,来自北京华信瑞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同日云联信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辽宁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区块链应用案例进行分享。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东北分联盟负责同志重点解读了国内区块链发展现状及东北区块链生态建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能+学院负责同志深入介绍了工业互联网人才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辽宁省通信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