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考古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充分运用北京考古工作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北京考古工作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2022年北京市文物局将举办第二届北京公众考古季活动,本次考古季的主题为“考古探源,文明北京”。
为挖掘和展现北京市考古内涵,吸引民众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使考古赋能人民小康与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北京公众考古季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提升形象辨识度和社会认知度,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北京公众考古季logo设计方案。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北京公众考古季logo及设计方案,彩色稿及黑白稿。logo图案须包含中文、英文“考古、北京”相关元素。
即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止。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机构、团队和个人均可参加。
(一)作品必须是原创的、未发表的,严禁抄袭。若被征作品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投稿者本人负责。
(二)作品主题突出,简洁美观,构思精巧,体现历史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简介鲜明、寓意贴切、辨识度高、寓意深刻,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三)作品应用性强,并具有较强的识别性、独特性和创意性,适用于装饰、网站、文件、信笺、宣传用品、文创产品和媒体宣传等各种场合和载体。
(一)北京公众考古季logo设计:活动标志设计图及100字以上设计创意文字说明。
(二)logo衍生应用设计:徽章、茶杯、笔记本、手提袋、工作牌、贴纸等衍生产品设计效果图。
(三)作品页面尺寸统一为A4规格,JPG格式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允许一个(组)设计者投多个设计方案。
(四)提供作者(或创作团队)简介、联系信息和邮寄地址。
(五)北京公众考古季活动logo设计图、设计创意说明、效果图及联系方式打包至一个压缩文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投稿作品统一发送指定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北京公众考古季logo征集+姓名”。
获奖作品将在考古季开幕式上展示并对入选作者颁发获奖证书;获奖者参与相关活动,优先享有各类讲座、参与社教亲子活动资格。
评选时间为即日起至8月31日,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符合要求的作品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进行终审。经专家评选后,获奖作品将在官方微信、微博和相关媒体网站上公布,并通过电话通知作者。
获奖作品需提交高精度的设计原图(如AI、CDR、PSD等格式,图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并签署相关版权协议。
1.所有应征者必须是应征方案的合法拥有者,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相关权利。如有侵权情况发生,由应征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主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2.如作品经评选获奖、采用,主办方将以电话形式通知作者;如作者未提供有效联系电话导致主办方无法联系并造成损失的,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3.应征者在应征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自理。
4.凡获采用作品,将在活动公众号平台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示结束后无异议获奖作品的著作权、完全使用权(所有权、使用权、修改权、组合权、发布权、传播权等)等即转为主办方,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修改、组合和应用,应征者不得提出异议。未经允许,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5.征集期间,投稿者不得将应征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不得用应征作品参与本活动相同或类似的其他活动;如多人合作,需征得所有合作者同意并标明所有合作者姓名。
6.应征者请自留底稿,应征方案不予退还。因网络传输等原因造成应征作品丢失或损坏的,主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7.北京公众考古季活动对包括本公告在内的本次征集活动的所有文件保留最终解释权。
8.本活动的应征者均被视为认可上述声明内容。
联系人:王寅
联系电话:15210069757
电子邮箱:635519056@qq.com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