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海关历史标识
近日,中国海关历史标识(LOGO)已于6月14日获得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批准注册,正式对外使用。
中国海关历史标识(LOGO)整体外观为红色“瓦当”形状,内部圆心部分是篆书体“关史”结合,“关”字代表国门,“史”字代表历史;上半部环绕周恩来手书体“中国海关历史”,下半部为对称英文“History of China Customs"。
据介绍,自2021年海关总署党委关于加强海关史研究总体方案下发以来,海关总署关史办将中国海关历史标识(LOGO)的设计列入年度工作任务之一,力求打造一个体现中国海关历史特色的标识,以期更好地扩大中国海关史研究影响,展示中国海关形象,体现中国海关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内涵。
为此,总署关史办在集体创作设计的基础上,广泛吸收采纳海关系统内外人士的意见建议,并于2021年12月25日通过“金钥匙”微信公众号开展中国海关史研究系列活动统一标识(LOGO)征集活动,短短10天时间,共征集到设计作品78幅,参与人数56人。
经过反复斟酌打磨,经中国海关史项目领导小组集体审定,最终确定了图标的设计方案。图标选取瓦当的灵感来源于中国海关博物馆存有的“关”字瓦当藏品,原是汉代函谷关门楼下垂部分的建筑构件,也是我国古代关隘起源的有力证据,LOGO以瓦当造型,体现了中国海关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中国红是中国文化的底色,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也展现出海关文化的生命力和对海关史研究的热情与向往;将中国红、瓦当等中华文化符号与海关历史巧妙结合,富有人文精神,具有审美价值,体现了海关的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紧密包容。
未来,该标识将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海关历史丛书、海关史研究成果及一系列周边产品、互联网页、学术会议会标、办公纸笺信封上。据悉,在即将出版的首部《中国海关年鉴》封面上将首次印上此标识,后续也将会在更多海关历史题材作品中出现,进而让更多人了解海关历史,感知中国海关文化,热爱中国海关。
作者:贺红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海关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