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建特色朱子文化元素,设计朱子文化相关的城市文化雕塑、文化景观小品以及沉浸式体验的城市文化景观(美学设计作品)。
作品设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雕塑、牌楼、绿化、造景、壁画、廊道、喷泉、幕墙设计及灯光亮化设计等。
作品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公园、市民广场、商业街区、滨水绿地、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及动车站、飞机场、高速公路口等重要交通节点。
提炼南平与武夷山特色文化元素,分别设计南平、武夷山城市文化IP卡通形象(分别单独设计,可提交两个,或提交其中一个),赋予城市IP形象鲜明的特征和个性,并设计IP相关衍生产品。
作品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设计作品基本视图(IP三视图)、动作图、衍生设计图,不少于150 字的设计说明,包括设计理念、功能等方面的说明。
将福建特色朱子文化元素融入吃住行娱购游有关的文化创意旅游商品,打造朱子文化旅游伴手礼。
作品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办公用品、家居摆件、汽车装饰、收纳、玩具、潮玩手办等,可提交单一或系列作品。
围绕武夷山福文化、世遗文化、茶文化、彭祖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柳永文化等元素,开发设计文化创意旅游伴手礼。
作品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办公用品、家居摆件、汽车装饰、收纳、玩具、潮玩手办等,可提交单一或系列作品。
1.朱子文化城市景观类参赛作品应以福建特色朱子文化元素为基础进行创意设计,具有鲜明的朱子文化特性。南平、武夷山城市IP类参赛作品应重点提炼南平、武夷山的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个性特征。文创好礼类参赛作品以福建特色朱子文化元素和武夷特色文化元素为基础进行创意创作。
2.参赛作品要发挥创意创新思维与想象力,将福建特色朱子文化元素和武夷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设计、时代精神相融合,展现福建特色朱子文化和武夷特色文化的深厚底蕴,鼓励系列化作品参赛。
3.参赛作品形式、材质、外观造型不限,应色彩舒适、美观协调,具备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符合市场审美,鼓励在创意、科技、低碳、环保及新材料的设计运用上有所突破。
4.参赛作品要找准市场需求的契合点,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朱子文创好礼”“武夷文创好礼”类作品要具有较高的美学或实用价值,体积不宜过大,便于携带运输;“朱子文化城市景观”类参赛作品规划占地面积控制在20至40平方米。
5.“朱子文创好礼”“武夷文创好礼”类参赛作品要求带有完整包装(包含但不限于礼盒、包装袋、手提袋等),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需工艺成熟,符合商业化投产售卖条件,能够量产,明确标注市场零售终端建议售价,且建议售价不超过人民币2000元/件(套),重点征集人民币600元以下/件(套)的作品。朱子文化城市景观造价不限。
(1)初评以电子版为主,不要求提交实物作品。
(2)“南平、武夷山城市IP”“朱子文创好礼”“武夷文创好礼”类作品要求:提交不少于3张效果图或照片,文件统一为JPG/PNG格式,单张图片大小不低于1MB且不超过5MB。
“朱子文化城市景观”类作品要求:不少于3张设计效果图,设计图应能全面展示所设计作品的三视效果,单张规格为A3尺寸(29.7cm×42cm),格式为JPG文件,分辨率为300dpi,每张图片不超过5MB,不限直式横式,主要为突显设计特色,版面或照片力求清洁完整。
(3)所有类别单件作品提交图片不超过5张,系列作品提交图片数量不超过10张,图片需多角度展示作品,尽可能体现作品全貌,作为线上初评及宣传推介使用。
(4)每件设计作品需在稿件上标注详细的设计说明以及产品介绍,以便审核参赛作品是否符合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信息:作品名称、设计思路、亮点特色、尺寸详情、适用场景、工艺材质、目标人群,“朱子文创好礼”“武夷文创好礼”类参赛作品要明确标明市场售价。
“朱子文创好礼”“武夷文创好礼”“南平、武夷山城市IP”类参赛作品终评原则上需提供实物作品, “朱子文化城市景观”类作品需提供作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效果图等所有图纸的实物打印稿,单张规格为A3尺寸(42cm× 29.7cm),不限直式横式,以利于终评专家审评。
参赛者在收到入围终评通知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将实物作品寄送至组委会指定地点,以便专家组进行终评。
1.本次大赛采用线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