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地区博物馆馆藏文物或文博IP为基础,吸收和转化博物馆藏资源所具有的符号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以创意重构的方式,设计开发出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创新实用价值的创意产品,发挥无限创意的想象,激活文化以创新衍生的形式传播出去。参赛作品可为概念性创作,更鼓励成熟的实物产品参赛。作品需呈现完整、清晰的文化元素、创新演变过程及市场或生活应用场景。
02
博物馆数字衍生品设计主题赛道
结合文物数字化新技术、新方法、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形势,紧密围绕各博物馆馆藏资源,在保护、开放、共享的基础上促进多元市场转化,进一步强化文物资源在数字文创、文博藏品方向的深化设计和二次创作,用新技术展示传播当代博物馆文化创新。大赛还将引入合规的官方数字发行平台,直接助力优质参赛作品的市场转化落地,共享版权创作收益。
博物馆数字衍生品设计主题投稿形式包括不限于:平面视觉传达设计、数字文物插画、3D创意模型场景/动效、音乐、电子票证、数字徽章、文博IP形象或纪念品等,其中系列作品更容易传播和转化。
03
革命文物文创设计主题赛道
围绕红色历程、革命精神、时代新貌,结合首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优势,依托历史素材和研究史料,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创意设计讲好革命历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通过革命文物文创来进一步再现伟大征程,展现社会主义新时代美好生活风貌。
革命文物文创设计主题参赛作品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注重实用性和严肃性。素材中不使用党徽、党旗元素进行设计,不得进行更改或二次创作。
04
二十四节气创意设计主题赛道
二十四节气创意设计主题赛道以“魅力节气·创意表达”为主题,通过二十四节气文化在文创作品中的创新设计,诠释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节气文化的生命力。赛道内容涵盖四个类别,分别为视觉传达(平面设计)类、创意影像类、文创实物类和数字技术类。
作品提交方式
大赛参赛作品
统一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
参赛者须在大赛官方网站
www.biicdc.com
注册报名并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参赛
完成线上作品提交后
参赛者可将作品辅助材料
(PPT或PDF说明文件、视频音频或其他资料)
连同填写完整的
参赛报名表(电子版)
一并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269272480@qq.com
完成参赛报名流程
参赛报名截止日期为
2022年9月30日
参赛作品实物寄送截止日期为
2022年10月10日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参赛作品实物建议通过邮寄方式
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如自行运送实物作品
到访人员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参赛作品要求
作品规格。参赛作品以电子图片文件为主,文件格式要求为JPG、JEPG或PNG格式,单张作品图分辨率不得低于300dpi,单图质量控制在1M—8M;视频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采用MOV、AVI或MP4格式,内容高清,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不得自行设置水印或LOGO,单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
电子版作品。参赛者需提供参赛作品电子版设计稿或实物电子图稿,图稿数量不限,参赛者须自行保存好作品原始PSD、AI或3D原始数据文件。为保证大赛评审制度的公正性,参赛作品电子版设计稿中,不得体现参赛者及著作归属权内容信息。
辅助说明文件。可根据参赛作品实际需要,辅以说明文档(PPT/Word/PDF/视频等格式)或网盘链接等形式的补充说明,相关文档请协同参赛报名表发送至大赛邮箱。
参赛作品一经提交,将视为参赛者同意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拥有对全部参赛作品进行展示、报道、宣传及用于市场活动的权利,作品的原始著作权仍归参赛者所属。
原创要求。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已发表或未发表均可)。参赛者承诺对其参赛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如因此产生任何知识产权纠纷与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与大赛主办方无关。主办方有权取消问题作品的参赛、入围及获奖资格,并收回已发出的奖金、奖牌、证书等荣誉。
赛事评审规划
(一)评审方式
1.综合评审:遵照大赛总体活动规划,大赛评审机制将按照各主题赛道独立开展评审活动,原则上遵循预赛评审、复审(线上+线下)、决赛现场路演评审工作开展。
2.网络公众评审:部分主题赛道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线上作品投票活动,网投人气最高项目,可享决赛评审总评“+1分”奖励,总体提升社会公众参与评审与赛事奖励机制。
(二)评审机制考量
1.遵照参赛主体身份特殊性,赛事评审将尽力兼顾大赛参赛主体特点,综合细化设置各赛道评审与奖项规划,平衡大馆与小馆、团体与个人的参评差异。
2.专家评审组成:各评审阶段专家评委团将在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专家智库中随机抽选,兼顾文博学术类专家评审、文创设计行业评审、行业企业家评审的基础上,引入行业投资人与金融领域专家共同参与评审,重点孵化大赛优质成果项目。
3.评定标准:综合考量参赛作品在博物馆文创特点把握与市场投放应用场景两大纬度标准,具体包含:一是创新属性(能够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内容完整,设计新颖,突破局限。)二是文化属性(汲取北京地区博物馆馆藏或IP为艺术元素,通过创作作品展示出博物馆文化的内涵价值,并巧妙地展示设计态度,符合IP文化,符合审美要求。)三是商业属性(设计中考虑与市场和商业场景的融合,具有良好的消费市场预期,赋能产品更高的商业价值。)四是前瞻属性(作品体现未来设计趋势,传递向上的、潮流的、年轻的生活方式)。
奖项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