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08号作品

黄杜鹃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侯恬钰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该标志以圆形标志为主体,代表着地球,地球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中间是南京的边界图,代表着南京市高校地学联盟的地理位置,在它的形状契合下,添加脚印,象征着脚踏实地、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地球被波浪和群山环绕,象征着海洋和陆地是地球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二者也是握手的形象,代表着联盟成员间的互相团结和交流沟通,与地球一体的绿叶象征着地学联盟的生机和蓬勃发展,在联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将促进在宁高校地学院系的长效发展,形成南京地学“常青藤”。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向左滑动查看作品设计理念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09号作品

王蕾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徐轩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本logo由两大部分组成:宁和GEO。“宁”是南京的简称,代表南京市,使用行书写法,象征着如长江一般的行云流水之感;后者是地理Geography的前三个字母。“宁”字的最后一笔托起“GEO”,象征着这是基于南京高校学生的地学联盟。

为了突出地理元素,我们对于GEO三个字母也分别有自己的设计,GEO分别代表着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G字母头顶云层,中间是山脉,最下面是水域,象征着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E字由大厦、桥梁、田野组成,代表着城市和乡村,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O字母的主体是地球,并且由一双手守护,意味着我们的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全球地理要素进行分析诊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向左滑动查看作品设计理念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10号作品

匿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标志以极简的造型语言将“地球”、“海洋”、“山脉”、“海浪”、“常青藤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组成虚实结合的图形,造型既青春洋溢又充满活力,符合南京市高等学校地学联盟团结向上的精神。标志中的白色折线既是海浪的拟化,也是南京的首字母“N”的展现;上方不同色彩的简化小人代表着联盟中的不同成员,它们充满青春活力,汇聚在一起,团结的模样像山峰一样,也彰显出地理研究的自然色彩,同时蓝色部分结合上面的太阳状圆形也是南京的“京”——“J”的展现;地球的两侧围绕着常青藤叶,凸显南京地学高校连结的“常青藤”。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向左滑动查看作品设计理念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11号作品

刘睿含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logo以绿色为基础,代表自然、环境、和谐,色彩单纯、醒目。绿色所传达的是理想,希望,生机盎然,象征着我们地理学联盟的朝气蓬勃。绿色中渗入蓝色为蓝绿色,清秀、豁达,而墨绿色是一种沉稳、平和的色彩。墨绿色与浅蓝绿色相配,有一种和谐、大方的感觉。首先地球、南京地图都是相关地理元素,其次本logo 用代表联盟、团结、协作的三只手守护地球及地球上的南京,既点明了地学联盟所在地又充分彰显联盟成员学院团结向上的主题。logo以圆为基本要素,图形符号简练、概括、有艺术性且符合地理联盟的特征。外圈由弧形文字和半圆环构成,弧形文字即“THE GEOGRAPHICAL UNION”是我们地学联盟的英文名称,点明我们的组织名称。内外圈相呼应:外圈的下半圆环为字母U,内圈为字母G,上下形成“GU”即地学联盟的缩写。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向左滑动查看作品设计理念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12号作品

刘官知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logo以自然为概念,以海洋为基础,以环保为依据,充分展示团结、环保的信念。

logo构成中以圆、大海、海豚基本要素,易联想到地载万物、海纳百川,团结一致,保护生态,“NJGU”即为地学联盟的简称,意在倡导大学生关注、重视生态。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向左滑动查看作品设计理念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13号作品

卢诗颖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代表地球的半球位于图案的上部,而半球上的弧线代表经纬线,地球上有一座拱桥,代表南京市各高校地学院系交流沟通,携手合作,而地学联盟正是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拱桥上面有南京地学联盟的英文字样——“Nanjing Geoscience League”。地球下面,也是位于图案的正中央,最醒目的是该英文字样的缩写“NGL”。这三个字母下面既是与地球的衔接,也是一双捧着的手,代表通过南京各高校地学院系交流合作,研究与实践结合,发展地学学科,共同保护地球,为我们的生存家园做贡献。并且,该部分也可以被看作是破土而出的新芽,代表大自然,传递出保护自然的意愿。此外,整个LOGO都采用紫金配色,代表着南京。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向左滑动查看作品设计理念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14号作品

黄英迪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Logo以“地”字形为主要部分,保留了“地”的基本笔画,但对其加以变形,中间变为地理英文“Geography”的“G”形状,下方为山的形状,连接南京以低山缓岗为主的地形地貌。另外,有“日月星”的形状,最外为日,中间圆弧为月,尾处为星;有“天地”的表现,天穹大地。通过“地”字多变的形态,表现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在色彩方面,以黑色为主,简洁大方,最后加以明黄为点缀,提亮logo整体色彩,表现地学联盟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形象。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向左滑动查看作品设计理念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美编 | 郭依青

责编 | 朱华玺


“团牵地学情 宁聚绘丹青”南京市高校学生地学联盟logo设计作品展示第一期(1-14号)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声明:
1、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征集信息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Email:303126138@qq.com。
4、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一征集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一征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抄袭侵权/违法违规行为,请发邮件至 Email:30312613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上一篇:作品征集 | @SGUers,有一份清园、雅园西点屋征集令请查收!名称LOGO你来定!
下一篇:延安运营维修段企业标识网络评选投票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