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准备好再次点亮您的科研成果了吗?
只要您有好的idea,我们就能帮您寻找到实现的契机!
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管家式全过程”孵化服务和“精准成果转化推广”方案!
一
项目发起者: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
研究院于2019年成立,是我国首个由基础医学学科主导设立的以原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目标的创新平台,定位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源头创新转化基地。研究院设立创新医药专项孵化资金,支持高校/科研机构早期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和成果熟化,积极构建产学研医金合作生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端迁移,发挥创新源头作用,创造商业和社会价值。
二
最新项目资助进展
研究院成立两年以来,已面向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征集项目超过100项,为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40余个项目提供研究经费支持。资助项目覆盖肿瘤、代谢疾病、传染性疾病、免疫炎症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各个领域。
其中部分资助项目已与产业界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开发;另有部分项目已组建创业公司,并获得股权融资。
三
项目申报对象和条件
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生物医药或医疗器械领域研究科研工作者,拥有自主研发具有转化潜力的原创科技成果。
四
项目资助类型、金额和期限
根据研究成果所处的研发阶段,可在以下两类项目中择一申报。
1.技术验证类项目
资助总金额60万元,一次性拨付,最长期限为12个月,获资助后完成目标任务并通过评审,可继续申请研究开发类项目,评审流程可视具体情况简化或免除。
资金旨在支持关键数据或概念的验证,例如:治疗/诊断靶点验证;先导药物/试剂/方法的优化筛选;先导药物/试剂/方法的活性或安全性初步评价;医疗器械的概念验证;医疗器械原理样机/原理产品的开发和搭建;医疗器械试验样机的设计、改造、优化和生产等等…….
2. 研究开发类项目
资助总金额300万元,按节点进行拨付,最长期限为24个月。
资金旨在支持技术/成果的进一步验证明确产业化价值,例如:候选药物的确认和体内外药效评价;候选药物的代谢、安全性评价和其他临床前评估;候选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研究、制备工艺和剂型开发;诊断试剂或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等参数验证;医疗器械试验样机/产品的设计开发验证(中试和型式检验)和设计开发确认(临床试验)等等…….
五
项目资助目标和遴选标准
1.资助目标
将项目推进到可以实现技术转让或被商业化基金支持的阶段。
2. 遴选标准
对项目转化的整体潜力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科学/技术价值、市场需求和商业潜力。遴选流程如下:
六
项目过程服务
研究院为每个项目配备单独项目管理小组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部专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组成,开展“一对一管家式”全过程服务,精准把控包括CRO机构资质确认、节点考核目标和试验方案确定、项目进度质量监督等实施环节。
除此以外还将为资助项目量身打造“精准的成果转化推广落地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咨询、商业化战略和立项咨询、项目BP制作、项目投融资对接、协助企业工商注册等。
七
项目申报方式及截止日期
关注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项目征集”菜单栏,获取项目通知详情链接和项目申报网址,注册登录并认证通过后,进入项目申请界面。
项目申报截止日期:2022年5月15日
所以您心动了吗?
赶紧快速行动吧!
<END>
↓↓药融圈近期热门活动推荐↓↓
▲2022年5月 改良型新药趋势及技术大会·限时免费报名中
【关于药融圈】
药融圈围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针对生物医药大数据、技术和资本投资、药融园(产业园)等开展系列系统性工作,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完善产业链,共同面对全球合作和竞争。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药融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