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

潍坊首届“一带一路”非遗国际文化交流周开幕。(资料图)
依托风筝、木版年画、核雕、嵌银髹漆、泥老虎等非遗项目,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投资、产业植入,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培育和建设了一批非遗小镇、非遗特色乡村和手造村落。位于坊子区的王家庄子村,风筝生产加工企业已发展近600多家、网店80多家,村里的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生产风筝8000多万支、产值2亿多元,产销居全国第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风筝第一村”。
杨家埠木版新年画《七十年沧桑巨变》系列作品之《乡村振兴》。
在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这里成立了山东省第一所高校非遗产业学院,非遗传承基地内建有古琴坊、陶艺坊、风筝坊等“十二工坊”,挫琴社、空竹社、古琴社、花毽社、陶艺社、烙画社、茶艺社等社团活动反响强烈,参与人数达到2000余人,这些年轻的大学生们对学院开设的《古琴文化》《古琴演奏》《古琴制作技艺》兴趣浓厚,学习课程的人数逐年递增。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开设的古琴斫制课程。
近期,以“潍有尚品”为品牌的潍坊手造集合体,正面向全市征集100项优秀手造产品,开拓未来全市手造产业的发展空间。100项手造产品将嫁接中央、省、市文创团队和技术人才,从结构、质地、图案、花色、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延伸,更好地融入市场理念,做大做强潍坊的文化IP。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尝到了跨界融合“甜头”的郭洪利,又与3D古风手游《浮生为卿歌》合作,以“筝吟锦鸢”为创作灵感,将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中融入游戏的国韵新风,设计制作手游主题风筝;“青云染”品牌家纺,利用淘宝、抖音等商业平台销售,开启直播带货模式,第一季度销售量同比增长210%……当下的潍坊,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以创新开放、面向未来的姿态,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借助手造产业之势,让古老的非遗生出羽翼,拥抱新生活的星河万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寒亭文旅
征集投稿量最高,参与度最广的征集网站,http://www.1zhengj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