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市文旅局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刘艳
当前,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精品旅游时代,旅游购物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是唯一一个没有消费天花板的产业,融合其他产业发展的能力也愈发凸显。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文创和旅游商品开发工作,积极挖掘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引导文创和旅游商品开发,不断推进文创和旅游商品品牌化、市场化、产业化、生活化进程。
强化政策支持。出台政策,强化培训,支持研发具有济宁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培优树强,推陈出新,营造了旅游商品研发的良好发展环境。
推进品牌创新。多次举办大型文化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积极组织文化旅游商品企业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既为旅游商品企业搭建了多个展示交流平台,又以赛提质、以赛促产,积淀了一批优质文化旅游商品。2020年连获32项国家级、省级文化旅游商品大赛奖项,其中金奖3项,银奖4项,10大文旅产品入选省六好,居全省第一。
拓展畅通销售渠道。开展旅游商品进景区活动,在济宁旅游集散中心、各类旅游服务中心设立济宁市文化旅游商品专柜,拉进游客与文旅商品的距离,让游客买到优质旅游商品。组织展览展销活动,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引导全市文化旅游企业入驻“山东有礼”文化旅游商品营销平台、济宁文旅消费季等平台,综合开发淘宝旗舰店等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电商平台交易等营销渠道的拓展,促进线上线下融合。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成立了济宁市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商品专业委员会,据统计,目前全市旅游商品企业已有100余家,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万的企业就有30多家。通过协会强化行业自律,举办专家论坛,组织考察学习,培植了一批文化旅游商品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