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蜡染书法,是我近三十年一直在实验、探索的一个项目,即将传统的湘西蜡染和古文字,即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等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效果的创新手法。我们称之为布上篆刻,它有着在宣纸上书写完全不一样的高贵、高古的金石趣味。这幅“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用战国时期中山国的中山篆体书写而成。中山篆,结字绮丽多姿,典雅飘逸,其用笔一丝不苟,线条下垂,纤细劲秀,布局均匀,字形修长优美,重心偏上,体势秀逸、摇曳多姿、极富装饰趣味,其笔画穿插自如,圆转流畅,灵动自然,是战国晚期金文书法的顶峰。古文字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孕育了中国书法审美要素,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坚实的基础。这幅蜡染中山篆书法,布局谋篇精到,字形体态修长,婀娜摇曳,纤劲遒美,精丽潇洒、精美绝伦、灵动高古。蓝底金字,沉稳高古高雅、整篇作品彰显出大国工匠的正大光明之气象。
《锦中之锦——侗锦》
作者姓名:袁珊珊、俸文婷、林佳丽
作品简介:侗锦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以至汉代。两汉至唐宋时期,侗族先民的纺织技术和印染工艺已有长足发展,明清时期,侗锦进入繁荣阶段,以其工艺精巧而著称。侗锦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扎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1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需由织娘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缓慢,即使是工艺熟练的织娘,从早到晚也只能织出5厘米到30厘米的侗锦。通道侗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色泽绚丽、图案精细,被称为“锦中之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