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谷景区“红梅迎春”征文比赛自2月18日启动以来,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的参与和关注。根据景区特邀专家评审的评判,钟倩等作者分获一二三等奖。
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作品
《春天,我和红叶谷有个约定》作者:钟倩
●○二等奖作品
《缘来就是你》 作者:范宁《梅花的惦念》 作者:孙式建
●○三等奖作品
《红叶谷梅林赞(组诗)》 作者:王绍忠《寻梅》 作者:韩秀娟《红叶谷赏梅》 作者:刘文亮
●○优秀作品
《红叶谷:梅花绽放的诗情和画意(组诗)》作者:张之《献给春天的最高颂词和最低呢语》作者:陆承《咏梅(组诗)》 作者:王汉勤《清风一缕 花香四溢》 作者:尹振《梅花,红叶谷的请柬(组诗)》作者:贾旭磊《清平乐·梅花》 作者:韦钦国《红叶谷访梅》 作者:曹杰《咏梅》 作者:张光亮《红叶谷中醉梅花》 作者:黄阔登《三月 行走在红叶谷山涧》作者:陈建平
《春天我和红叶谷有个约定》
(节选)
红梅迎春,原来是一场豪奢而壮阔的生命倾注啊!不像迎春花呼啦啦一齐开了,不像牡丹花独压群芳争夺第一,也不像玫瑰那样赴汤蹈火开到荼蘼,而是中规中矩的绽放,感动了冬雪,震撼着草木,馥郁着泥土,全心全意的装点着喧嚷的世界。让人觉得,“大地上没有梅花才反而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春风中夹杂着袅袅寒意,但不觉得冷,整个身心感到无比惬意,是一种放空,也是一种填充。在城里住久了,被各种利益裹挟,被繁冗琐事负累,来到山里,自由放逐,可谓难得的心灵淘洗:问问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信仰还在吗?是否诚实的直面生活?
梅的轻盈和倔美,山的真诚和包容,对人们来说,都是慷慨的馈赠啊。只是,有多少人能够开悟,继而珍重的接纳呢?
春天,我想成为一个美丽新娘,让这漫山遍野的梅花当见证人,举办一场无与伦比的婚礼!这是和我红叶谷的约定。
明年春天,我还会再来,踏雪寻梅,雪中赏梅,梅香盈谷,不错过任何一个美景,愿我的爱情也像山里的红梅一样,烂漫绽放,恒久馨香。
《缘来就是你》
(节选)
佛曰:前生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与红叶谷、与谷中梅如此亲近,是否意味着前世、前世的前世、若干个前世……全部用来与她深情相视了呢?片梅点人生,走进梅的世界,自己也是梅。
一瓣紧挨一瓣,团结而不拥挤。红叶谷的梅尤其聪慧,深谙不破不立,她懂得在最美的光阴把最真的梦带给读懂她的人。一日踩着一日,我们追求的究竟是简单的复制还是不一样的精彩?我们是否有梅的自知和勇气?
一朵芳尽则一树失华--我参透珍惜;前枝举肩,后辈上行——— 我读懂付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梅齐放春满山--我见证团结。照片的记载和拷贝的剪辑都是一幕影,铭心的记忆却在脑海和生命里永恒:这不就是人生的加法吗!绚秋湖面,粼粼波纹唱着歌,涤走寂寞;万叶塔顶,清骨静心脱俗尘,荡去浮躁:这不就是人生的减法吗?
《梅花的惦念》
(节选)
写梅最传神的还是要数北宋林逋笔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种月光下绝佳的意境,浮动的清香,佳人般的身影,犹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境地,浓缩在一句诗里,字字都是神来之笔。而且全诗竟然没有一个“梅”字,正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最佳艺术境界。而这种充满诗意的地方,大概也只有济南的红叶谷才会有吧,然而这样幽美的地方我却在这几年才寻到,真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正如济南作协副主席侯林先生所说:“不管我们写什么,怎么写,都要去遵循和感悟这样一句话,泉城是诗意的,济南的很多地方也都是诗意的”。而位于南部山区的红叶谷便是大美济南中惊艳的一片山水,令人艳羡,更让人流连。
梅应该算作是色香形俱佳的典范吧。记得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者则多带刺”。譬如玫瑰,就是色香兼有而又带刺的植物。而梅却色香形俱佳,比玫瑰更胜一筹,却没有刺,这的确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的。
红叶谷赏梅
(节选)
记得在一篇文章里读到,在周恩来总理读书处,有一株周总理幼年时亲手浇培过的腊梅,虽经百年沧桑岁月,仍然苍劲坚韧地活着,因为人们对周总理的敬爱和怀念,这株腊梅被称为“一品梅”,意为“官居一品,德至一品,人至一品”。作家梁衡为之作的赋《周总理手植腊梅赋》,将一代总理和腊梅的情、品,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如今的一品梅,依然凌寒独自开,将总理那份品德的芳香继续撒播人间,传承人们对一代伟人的怀念之情,也将腊梅的坚毅和情意一年又一年地绽放出来。其实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也是如此吗?
梅花是安静的花。赏梅花,尤其需要安静。好在,在朋友忙着拍照留影的时候,我一个人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看在黄昏霞光伴奏中的梅花轻轻舞蹈,看梅花随风飘落时的英姿飒爽……我在想,能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找到一处微风中都弥散着梅香的世外桃源,忘记自我,让心灵回归自然,这本身不就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吗?如果说,万山红遍的红叶谷浓墨重彩迷人;那么,梅花飘香的红叶谷则撩人心魄般醉人。
寻梅
(节选)
漫步雪中的红叶谷,仔细地寻找红梅、白梅即将开放的艳姿丽影,只见花苞被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所包裹,萼呈绛紫色或深绿色,中间露出娇艳的一点红或白,真是惹人怜爱。梅园中有几株盛开的梅花,微风送来温暖的甜香,清心怡神。他们的叶片呈卵形,边缘似细锯齿状,重瓣花瓣5枚,花朵是淡粉或深红色,每朵花的直径在1--2厘米左右,主干有5、6米的样子,呈褐紫色,多生斑驳的纵纹,细小的枝干是绿色的。背风阳光充足的地方花开的繁盛一些。白雪红梅着实令人惊艳,置身梅园中欣赏着梅花尽情绽放的美景,踏雪寻梅,确是一种喜乐事。梅香盈谷,红梅凌霜傲雪的姿态,清雅俊逸的风度始终闪现眼前。王旭《雪中看梅花》有过这样的描写:“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想起了“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和青枝”苏轼所道梅格便是高洁孤傲吧。梅生性高洁,未尝与别种花同开,也许是怕污损了自己的暗香吧。“莫恨香笑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易安赞美的是梅之饱经风霜的折(,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则可看出诗人必是高洁孤傲之人。
梅之于我,应该算做一位故交。我之赏梅,爱梅不仅欣赏梅的外表,更欣赏梅所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梅花傲雪而开,以其坚贞、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踏着落雪,寻着梅迹,嗅着梅香,今天的寻梅之旅身心舒畅。怎能不“携手江村,梅花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呢”?
红叶谷梅林赞
(组诗)
红梅红葩盈枝密如星,烤热雪峪紫雾升。偷蓄伏天艳阳火,尽染俏梅胭脂红。梅香履冰踏雪游园林,周身染香黏花粉。醉了春风迷路径,错随游客进宅门。
红叶谷梅花绽放的诗情和画意
(组诗节选)
一朵梅花从画册里斜斜地探出来那是红叶谷,用三月芳菲装订的水彩与丹青,在大地上徐徐舒展让翻阅的春风也染上了浓浓的诗情一颗沉寂的心忍不住想要发芽而每一朵梅花都有一个芬芳和浪漫的名字———那是红梅、白梅、绿梅,那是腊梅、杏梅、榆叶梅、美人梅一朵梅花,开在了红叶谷春天的额头,让顾盼生姿的眼眸都熠熠生辉谁的回眸一笑,吹落了遍地相思红叶谷,就让我捡起一枚缤纷的落英,夹在心间每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刻都有一朵梅花,捎来远方的消息……
http://jnrb.e23.cn/shtml/jinrb/20140403/12694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