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集 设计 征集热点 设计资源 文案学院 设计学院 文案资源 设计揭晓 文案揭晓
中国第一征集网!
首页 > 文案揭晓 > 文章揭晓 > 综合其他> 绍兴“弘扬茶文化”有奖征文揭晓

绍兴“弘扬茶文化”有奖征文揭晓

   信息来源:绍兴   发布时间:2012-07-16   截止时间:
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弘扬茶文化”有奖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共收到来稿314篇评出一二三等奖10篇另有10名作者获优秀奖
  
  由绍兴县茶文化研究会与本报联合举办的“弘扬茶文化”有奖征文活动,自2012年3月开始,至5月底圆满结束。
  
  本次征文活动时间虽短,但影响深刻,意义深远,效果良好。不仅从更广层面上宣传了我县的茶文化,更从深层次上发掘了我县茶文化的深厚历史,有力提升了我县茶产业的知名度,为推进我县茶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征文活动期间共收到稿件314篇,其中择优选登13篇,占总投稿量的4.1%。现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获奖结果已经揭晓。
  
  纵观此次征文的全部应征稿件,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稿件来源广泛。首先从作者的地域分布来看,应征稿件来自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作者地域分布之广泛,参与热情之高涨,是《绍兴县报》征文活动中所少有的。其次从作者的构成情况来看,既有地方领导干部,又有军队现役军人;既有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又有普通的工人、农民;既有年逾八旬的老同志,又有90后的新生代。例如,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83岁高龄的绍兴县离休老干部祁广潮,绍兴县钱清镇82岁的农民老前辈钟金贤等,他们也积极参加了本次征文活动。又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专业研究生齐楠同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绍兴茶产业发展为素材,写出了题为《谁来重振中国茶叶市场》的学术性论文等等,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不仅彰显了我县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之独特魅力,还凸现了《绍兴县报》近些年来不断提升的影响力,更体现了绍兴县作为经济强县在全国的声誉和地位。
  
  二是稿件主题鲜明。尽管作者所处的地域不同,学历、职业、年龄各异,但从整体来看大部分稿件都紧扣“茶为国饮”这一主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广泛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以底蕴深厚的绍兴茶文化而抒怀;有的以绍兴茶历史碎片而纪实;有的以茶文化的发掘和弘扬而歌赞;有的以切身种茶饮茶经历而叙说;有的以如何振兴绍兴茶产业而论述。其中不少稿件有高度、有深度、有见地、有价值,不仅为我县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也给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
  
  三是稿件体裁多样。本次征文要求以学术性、思考性文章为主,但仍不乏一些作者以文学体裁来表述,故体裁涵盖了论文、散文、诗歌、漫谈、随笔、观感、通讯、调研报告等,可谓生动活泼,争奇斗艳。
  
  本次征文活动的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日铸岭与日铸茶》
  
  作者:娄国忠
  
  二等奖:
  
  《茶德-济世良方》
  
  作者:谢承恩
  
  《旧时的茶馆文化》
  
  作者:祁广潮
  
  《平水御茶湾》
  
  作者:徐金富
  
  三等奖:
  
  《平水与珠茶》
  
  作者:金银永
  
  《陆游与绍兴茶文化》
  
  作者:马泉元谢云飞
  
  《“茶淫”自不输“茶圣”》
  
  作者:吕山
  
  《周氏兄弟的喝茶异趣》
  
  作者:那秋生
  
  《绍兴说茶三人行》
  
  作者:金刚石
  
  《茶兴人生几多味》
  
  作者:黄茨亚
  
  此外,还评出了优秀奖10名(获奖名单另行公布)。请获奖人员从即日起到绍兴县茶文化研究会领取奖金。地址:绍兴市延安路27号4楼(越城区人民政府对面)。联系电话13335753553,联系人谢先生。
  
  绍兴县茶文化研究会
  
  绍兴县报社
  
  2012年7月15日
声明:
1、第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第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第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本站:Email:zzczlh@126.com
综合其他最新文章发布时间
综合其他即将截止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