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我们选取了30篇感人作品,在近期怀念版予以刊登,同时获奖作者获得价值50元鲜花卡一张。而未获提名的参与者,您对亲人的怀念同样让人感动,因名额有限,不能两全,请读者理解。新报记者 王禹妍
领奖要求:请名单上读者带身份证到《每日新报》领取奖品
领奖地址:河西区大沽南路873号天津日报大厦1902室
咨询电话:28201939(10:00—18:00 周六周日休息)
请领奖读者提前打电话确认时间
·我最亲爱的母亲
春天来了,母亲却走了……
母亲去世前的最后一个生日(阴历)恰巧与我的生日赶在了一天,前来祝寿的亲朋很多,他们诚挚地向我们母子俩祝福。前来祝寿的亲戚们言道:“这真可谓是母子连心、母子情深呀!”一句话勾起许多人的感慨……可又有谁料到这次竟是母亲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生日!
母亲真的走了吗?那生离死别的难忘一幕令人刻骨铭心:心电监护仪上数字突然发生了变化,我大声喊来了医生,母亲的生命体征岌岌可危,我央求着医护人员:“快呀!快!快点!”直至母亲的手从我的手中倏然滑落、监护仪上都出现了直线,我仍不死心地翻开母亲的眼皮……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今生今世,我永远失去了母亲。
其实,母亲患有多种老年疾病,她的病史与我的岁数同龄。多年来,我一直认定母亲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老人们总相信“破罐会熬过好罐”。所以,我与家人投入极大的精力,精心地照料、伺候着老母亲,期盼她能与我们再多生活几年,尽享天伦之乐。可是,母亲还是“无情”地走了,留给我挥之不去的怀念。我出生不久即患肺炎被送进儿童医院,母亲每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去探视,天天只能隔窗相望。那时,我的小胳膊上绑着一根红布条,表示病情严重,随时会发生意外。一次,母亲隔窗看到我的小床是空的,差点昏厥过去,幸亏一护士过来告诉母亲我被抱到另外一房间接受治疗。有一天,我胳膊上的红布条消失了,母亲松了口气。也就是从那时起,历经磨难的母亲变得愈加坚强起来,再难再苦都不惧怕了。她把一腔心血都化作殷殷母爱投入到我身上,她把所有美好的希望亦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长大成人,成为她的骄傲。熟悉了解我们的人都说,母亲病史这么长居然生命还能延续到80高龄,那是因为有我的存在……
所以我常想,远在天堂的母亲也会深情地注视着自己的孩子,远远地护佑着,深深地为后辈们祈福求安。文/齐建全
获奖
名单
《父亲的笑》 赵唯
《怀念外婆系列之一 梦境》 刘悦
《回报恩师等不得》 安扬
《记忆的墙》 郭凯
《今冬无雪》 梁德恒
《梨花雨》 张江
《缅怀战友》 赵庆刚
《今生无法触碰的思念》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