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旺报》、凤凰网“两岸征文奖”昨天在凤凰网北京总部举行评审会议,选出十六篇得奖作品。大陆人看台湾首奖是廉朴的《台北市政府的老门卫》;台湾人看大陆首奖是曾家瑜的《陕西窑洞里做布偶的婆婆》。
针对得首奖的《台北市政府的老门卫》,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表示:“我到台湾有人建议我到台北市政府和区政府看看,廉朴选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台湾很平实很有深度,我很受感动。”
《旺报》总主笔戎抚天表示,《台北市政府的老门卫》这篇文章说的,在台湾觉得这很正常,本来就是这样;不过没想到大陆人居然会用这个角度来看台湾,这是一篇很特别的文章。
另一篇得首奖的文章《陕西窑洞里做布偶的婆婆》,评审人员都认为,故事讲得非常好,把陕西整个文化、气候表达的非常传神。
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兼执行总编辑邹明表示,国台办非常赞赏《旺报》和凤凰网合办的两岸征文活动,希望明年能继续举办。“这项活动也促成大陆官方的思考,国台办决定要办一个类似的征文活动,由中国台湾网和凤凰网共同举办,”包括视频、照片、文章等,增进两岸交流和人民的相互了解。
《旺报》总主笔戎抚天表示,《旺报》办两岸征文活动宗旨是要作为两岸交流的平台,这个活动得到凤凰网热情支持,凰凰网及其他大陆合作媒体上海《新民晚报》、杭州《每日商报》、广东《中山日报》等并协助征集大陆人看台湾的文章,初选文章也由各合作媒体联合推荐。他说:“一年来仔细看每一篇文章,心里头总有感触。初选一百篇文章重新再读一遍也有新的触动。”
戎抚天说,大陆也要另办一个类似的征文,这对增强两岸人民相互了解非常有意义,媒体在这方面能发挥非常重要的功能。《旺报》提供得到第一名的十万元新台币奖金,明年还要续办这个活动,希望争取到更好的作品。
戎抚天表示,征文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的可以进一步做深入调查报导,延伸出更有意义的故事出来,《旺报》和凤凰网将合作组成调查报导队伍,来做这件事。他说:“一粒种子可以长成一棵大树,希望大家共同栽培这棵大树,媒体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届两岸征文奖评审会议有6位评审人员,大陆方面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兼执行总编辑邹明;台湾方面是台大外文系教授廖咸浩、作家平路、《旺报》总主笔戎抚天。评审人员从一百篇初选作品中选出16篇得奖作品。
评选出来的首奖作品台湾和大陆各1名,奖金10万元台币;优秀奖4名,台湾和大陆各两名,奖金5万元台币;佳作奖10名,台湾和大陆各5名,奖金1万元台币。明年1月17日将在台湾颁奖。
另外,《中山日报》从2010年4月起刊登在“香山”版的“两岸交流小故事”,也参加了日前的凤凰网北京总部的初评。《中山日报》“两岸交流小故事”专栏持续一年,到2011年3月底结束。届时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组织评选并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