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江苏网南京一月十二日电 (陈旭 谷铧峰 王志高)江苏省委政法委、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9年2月组织的“我看法治江苏这五年”有奖征文活动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来自各地各部门的机关干部、法律界专业人士、院校专家学者及基层职工群众共投稿1066篇,经征文办公室初选入围131篇。
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省内有关专家成立评委会,共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0篇。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获奖作品和作者予以了表彰。
获奖征文从各自的领域和角度,生动再现了《法治江苏建设纲要》颁布实施五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及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勇于实践、探索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江苏法治建设的新感悟、新思考,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将推动法治江苏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我看法治江苏这五年”征文评选结果
一等奖
1、地方立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作者:苏州市人大常委会 陈巧生)
2、从法治建设看高邮企业品牌发展(作者:扬州市高邮县工商局 赵伟凭)
3、“失地农民”的幸福之路(作者:南通市海安县国土资源局 朱加纯 王存宝)
二等奖
1、体现法律神韵,展示人性光辉(作者:南京市雨花台区政府法制办 刘康友)
2、我看法治建设之五年(作者:南京市六合区委党校 孙卉樱)
3、从万红村看法制建设这五年(作者:苏州张家港市万红村委会 安昌礼)
4、从药品行政诉讼发展看法治江苏这五年(作者:无锡宜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唐振宇)
5、《法治江苏建设纲要》的实践与思考——基层法治办工作人员的视角探析(作者:镇江丹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贡丽华 汤裕品)
6、细雨无声,行政首长出庭渐入佳境(作者: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宁杰 程刚)
7、“法治地方”是实现法治国家的积极路径(作者: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顾国先)
8、民告官,依法行政的助推器——从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看法治建设(作者: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
9、立足开展特邀诉调对接,助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关于工会组织特邀调解员参与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的思考(作者: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法院 宋石 钱徐宁)
10、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夯实“法治江苏”大厦的基石——淮安市清浦区法治创建的实践与探索(作者:淮安市清浦区委办公室 董方军 刘拓)
三等奖
1、在与“文化南京”的互动中推进法治城市的创建(作者:南京市溧水县人民法院 沈永祥)
2、关于我市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情况的调研报告(作者:南京市政府法制办 蒋书兵)
3、法治建设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和建议(作者:苏州市公安局沧浪分局 武杰)
4、完善行政执法机制,促进规范公正执法——关于建立健全教育、预防、监督、奖惩并重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的调研报告(作者:常州市武进区委政法委 常文华)
5、法治江苏视野下的司法规范化建设(作者: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 吴猛)
6、大力发挥网络作用,构建法制宣传教育大平台(作者:镇江市司法局 张汉涛)
7、推进公安事业,构建社会和谐——一名基层民警眼里的法治江苏这五年(作者: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 乔宇)
8、县域法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扬州市江都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解登林 刘爱军)
9、深化纳税人合法权益保护,不断提升依法治税的进程(作者:泰州市地方税务局 范志祥)
10、用责任的肩膀,托起法治南通的平台(作者:南通市通州区安监局 张加华)
11、奏响和谐司法的新乐章——海门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南通海门市纪委 王宏)
12、践行法治理念,打造海滨新城(作者:盐城市射阳县委政法委 戴道)
13、与时俱进,为民造福——淮安人防执法回顾与展望(作者:淮安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宋丹丹)
14、我看法治江苏这五年(作者:宿迁市盱眙县某司法 侧峰)
15、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法治江苏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作者:宿迁市总工会 骆宝富)
16、村级法治建设——推动农村发展的隐形翅膀(作者:宿迁市宿豫区仰化镇 李冬冬)
17、依法治乡结硕果(作者:宿迁市泗洪县曹庙乡法治办 王向阳)
18、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徐州新沂市依法治市办公室 周舜才)
19、打造法治和谐新云龙,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作者:徐州市云龙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
20、开展法治为民点题服务,提升法治建设群众认可度(作者:连云港市东海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