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看北京天安门前举办的国庆60周年庆典后,1日下午,不少市民涌进市博物馆,惬意享受了一顿“文化视觉大餐”。由市博物馆与本报联合举办的“新中国60周年文物征集成果展”1日开展,免费展出市博物馆历年来征集到的陶瓷、书画、铜器、砚台、寿山石雕及杂件等文物精品200多件。
清代珍贵的红木家具,恐龙蛋化石……1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200多件文物精品错落有致地安放在两个展厅内,前来观展的市民们细细品味着。
“这是手写稿啊,非常难得,真是个宝贝!”方依伯站在一处玻璃框前,看着安放其中的朱德、彭德怀的真迹,认真地对记者说。确实,这次展会的宝贝还真不少,国家一、二、三级文物占了120件,其中不少还是首次“露脸”。
“这件‘寿山牛角冻罗汉坐像’是清代魏汝奋的作品,目前知道的流传于世的就两件,一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一件就是我们这里的,这是第一次展出。”“这个‘夜游赤壁’的田黄薄意雕,有0.5公斤重呢,是我们的馆藏之宝。”市博物馆讲解员小张带记者认识一些宝贝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