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集 设计 征集热点 设计资源 文案学院 设计学院 文案资源 设计揭晓 文案揭晓
中国第一征集网!
首页 > 文案揭晓 > 文章揭晓 > 综合其他> 改革开放30周年有奖征文揭晓

改革开放30周年有奖征文揭晓

   信息来源:昆明日报   发布时间:2009-03-27   截止时间:

【活动揭晓】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
     评奖揭晓
     发布时间:2009-03-18

  本报讯 本报记者报道 由红云红河集团携手昆明市委宣传部、曲靖市委宣传部主办,昆明日报社和曲靖日报社承办,跨地市、跨行业强强联手推出的大型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自去年7月21日至今年1月5日结束。经活动评委会认真评选,日前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和鼓励奖100篇。

  征文活动自去年7月21日开始历时5个月,共收到各种体裁征文近千篇。征文有的追忆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有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所思所想,有的从身边的小事说起而以小见大,有的截取有意义的人和事加以叙述,但无论以什么体裁写征文,作者都用真情实感讴歌改革开放,讴歌我们的时代。征文活动主办方将于3月27日下午,在昆明市新闻中心举行隆重的征文颁奖仪式。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10名)

  彭涛 张猛《芦柴湾外出村民乐当“家乡宝”》

  尹坚 邓代华 《嵩明土地:一个“转”字了得》

  李开荣 《“百姓之声”开启媒体民生视角》

  王  仪 《1800名农村经纪人卖活农产品》

  何智惠 《入滇河道治污大战》  

  崔亚楠 《30年之房子春秋 》

  然  之 《曾经一个人的时代》

  孟迎新 《我家的两次高考》

  沈立载 《乌龙茅屋变新楼》

  凌  峰 《安居乐业交响曲》

  二等奖(20名)

  赵  丹 《高科技产业的艰辛之路》

  王  帆 《工行与云南“巨人”携手度“童年”》

  丁武超 《见证三十年 合作谱新篇》

  罗昆娅 《三十年后粗粮居然拿俏(组)》

  李建珍 《三十年门票见证出行路》

  郑阳洋 《和家电一起成长的80后》

  田潇波 《网事兴起》

  张舒涵 《镜头下的昆明今昔》

  张天彦 《从荆棘满荒坡到明星企业》

  周建伟 《二叔家买了辆小货车》

  袁建明 《老爸老妈也网聊》

  张  璐 《打个“飞的”游台湾》

  曹  华 《火腿月饼的时代烙印》

  彭志新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张再东 《被记忆封存的出工哨声》

  李保欣 《南盘江作证》

  路宏刚 《好政策带来好日子》

  晓  群 《一口菜三口饭》

  孙富明 《春风做伴好放歌》

  崔明华 《回乡感怀》

  三等奖(30名)

  钟士盛 《“福彩”云之南  济民慰苍生》

  杜  托 《金汁河:一首复活的歌 》

  黄晓松 《感受手机》   

  张  捷 《我这一成不变的30年》

  田应时 《守望三市街 》

  杜文蕾 《和我结伴前行的那条路》 萧  寒 《告别肉票  告别商品短缺时代》

  达娃·梅朵 《我最早的电影回忆》

  李绍波 《憨头的玩具》   

  腾俊蓉 《美容让生活精致》

  段祥明 《父亲赶时髦》   

  李霁宇 《云龙出山 水济昆明》

  曹永庆 《高速公路在延伸》

  戚万凯 《父女俩的“遵义会议”》

  董秋林 《从圈旁读书到键盘教学》

  杨官荣 董晓梅 《吃水不忘挖井人》

  马兴有 《从“小马车”到宝马车》

  汤礼春 《在缅甸给家里打电话》

  白全盛 《从天涯到咫尺》

  张  俊 《一粒生蚕豆》

  翔  子 《我的幸福指数》

  文  洁 《两代人的不同命运》

  毛克宽 《南宁三变》

  孙  敬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过》

  王文琪 《理财从无到有》

  李  云 《夏天的记忆》

  林  立 《旅店业发展见证曲靖腾飞》

  杨  红 《父亲的楠木扁担》

  黄官品 《儿时伙伴今日老板》

  冉守疆 《永远的金花》

  鼓励奖(100名)

  黄政伟 《我家曾经的飞鸽》

  胡明相 《食盐30年的咸淡变化》

  潘上九 《因为健康所以幸福》

  路  勇 《童年的汽车梦》

  陈锐华 《信息无间》 

  钱红兵 杨  艳 《30年昆明 30年热词》    

  杨海恩 《年年岁岁味不同》

  单克锋 《记忆中的煤油灯》

  赏存全 《“开门七件事”的历史性变迁》

  张凌云 《天堂电影院》

  史宗义 《月饼的回忆》

  牛霄祖 《父亲的田园之歌》

  庄文勤 《石头村巨变》  

  潘守君 《写稿发稿变迁看发展》

  杨泓生 《大房子》  

  姚加洪 《改革开放春风吹火螺蛳湾》

  李元章 《家乡今昔宛如隔世》

  杨永平 《远去的炊烟》

  段正祥 《抢新衣》   

  海  涛 《安宁5万居民有了“家庭医生”》 

  段庆雷 《从“话匣子”到“等离子”》

  杨海恩 《年年岁岁味不同》

  王  琪 《一张全国粮票》   

  宋金勤 《剪头匠、理发店、美容院》

  张含烟 《雪花膏、桂花油》

  甘中利 《三十年、三场戏》

  申大勇 《遗憾的电报》  

  冯永兰 《从“绿蓝灰”到色彩斑澜》

  赵红雁 《街头放歌》 

  周甘林 《三台相机看变迁》

  葛西劝 《我家有了“信息站”》

  霍无非 《温暖两岸亲情》

  张  丽 《小镇“补血”》  

  张卫民 《镜头下的昆明今昔》

  王晓宇 《三代人的爱车梦》

  鲁保军 《相框变迁》  

  汪  成 《贺喜潮流的变迁》 

  马爱民 《家越搬越好》  

  董光学 《杂粮记忆》   

  黄  翼 《亲历购物“新生态”》

  刘宝民 《广告带来好心情》

  黄东明 《我家砸了两个碗》

  于东甲 《父亲的那双回力鞋》

  李付春 《从煤油灯到节能灯》

  吴传烨 《从粉笔到多媒体》

  范如兴 《学校建高楼  教师驾车走》

  高建欣 《磨憨,云南边贸的镜子》

  周九红 《魂牵梦绕我的春城》

  张  矢 《多余的缝纫机》

  张照有 《老爸的票据夹》   

  程干峰 《煤油灯、白炽灯、节能灯》

  吕正云 《从广播到电脑的记忆》

  张菊芝 《看电视的故事》

  白  莉 《吃穿跟着流行走》

  林文钦 《变换的吆喝声》 

  阮兴元 《岁月淹没的三段往事》

  李绍洲 《风雨九旬话校园变迁》

  姚丽花 《书包的变迁》

  李世沛 《X年X月X日晚餐已供》

  袁小平 《分红》 

  周庆松 《从“黑老湾”到云南工业龙头》

  夏  锐 《和老外打打交道》

  余开稳 《从“一人一社”到“家大业大”》

  李明华 《从二幼的变迁想到的》

  吕洪生 《“座驾”变迁记》

  王金祥 《明脂火的记忆》

  徐世辉 《从馋肉到尝肉的变迁》

  普格仁 《再访犁头村》 

  张艳华 《照相》   

  朱占荣 《对联给我辱和荣》

  李永梅 《玉米饭的回归》  

  周均虎 《“杀猪过年”话小康》

  郑水娥 《“鱼米之乡”话吃鱼》

  王振宏 《路在延伸》   

  李文苑 《家乡的高速公路》  

  汪  超 《回眸曲靖医保》  

  袁宝权 《家有余粮》   

  董家聪 《我家的住房》 

  刘兴惠 《我家的“车”》   

  区鸿雁 《关于鸡蛋的故事》

  胡继尧 《由学校赛车想到的》

  曹振宇 《那张旧唱片》 

  李  涛 《父亲珍藏的粮票》

  肖  兴 《庄稼地变身美丽公园》

  董之勇 《火腿的回忆》

  李天林 《难忘的“找柴”》

  杨  凯 《从妈妈的感慨想到》

  尹广学 《印象中的嬗变》

  何永飞 《故乡的路》

  黄永权 《师宗“三农”变新颜》

  王继聪 《村里的首台电视机》

  周长久 《30年,曲靖电网越来越强》

  王光云 《农村生活变奏曲》

  周家鸿 《飘逝的炊烟》 

  周顺波 《儿时的渴望》

  包建新 《收藏》 

  彭  博 《生日》 

  王叔良 《从穷村到首富村》

  蒋云川 《忘不了的“熊猫”情》

  范芝果 《爷爷的旱烟》

 

 

http://daily.clzg.cn/html/2009-03/18/content_49897.htm
声明:
1、第一征集网所有征集信息均来自网络,征集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投稿者在投稿之前主动联系征集活动主办方,以确定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再参与!避免自己作品被盗用。
2、第一征集网不代表任何征集活动主办单位,所有投稿作品不得提交给本站,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或纠纷与本站无关。
3、第一征集网所有创作作品均为本站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若有侵犯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若有任何不妥,请及时联系本站:Email:zzczlh@126.com
综合其他最新文章发布时间
综合其他即将截止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