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内容:
中国广播网“纪念改革开放30年”有奖征文评选结果终于揭晓。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和新华网、中新网、中国日报网、央视国际网、中国台湾网、中青网、中国经济网等媒体的总裁、副总裁及多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这些参评征文进行评审。最终,从全国各地上千篇来稿中评选出的30篇稿件,分别获得本届征文活动的优秀奖、入围奖和参与奖。
为了让更多网民见证、重温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变迁,10月12日至11月20日,中国广播网举办了“我的改革开放30年”有奖征文活动。通过参赛作者的作品,记录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点点滴滴,讲述30年间令人难忘的故事,了解、感悟3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活动一经推出,即受到网民的积极响应。活动期间,组委会共收到数千网民的积极投稿。中国广播网特别开通了《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30年征文选登》专题博客,对初选后的516篇征文作品进行网上展示。这也是中国广播网利用网络新媒体手段扩大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影响力和覆盖率的一次全新尝试。截至12月26日,活动专题博客点击率超过12000人次,评论逾70000多条。
网友们在这些征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成果的热切关注和拥护。网友们用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生动事例,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取得的巨大变化。网友参与征文的态度是认真的、积极的,他们所写的文章有的质朴感人,有的优美生动,每一篇文章都能看出他们的一片热忱和真诚。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在评审这些征文时深有感触地说:“说实话,网友们写得都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打分了,很多文章真的是不分伯仲!最关键的是网友们把改革开放的成果都写活了!”中国日报网总裁高岸明是这次征文活动的评委之一,他读了这些文章后大加称赞:“每一篇文章都很优秀啊!看了网友们的这些文章,我自己都深受启发!”
在下午举行的评审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介绍了中国广播网在这次征文评选活动中的一些经验,也介绍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网为打造好新媒体平台而采取的台网互动战略,他希望中国广播网能够通过类似于征文这样的活动更好地和网民沟通。参与评奖的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彭波对于中国广播网的征文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这种活动可以多尝试去做,因为广大网民希望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能够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渠道表达出来,作为网络新闻媒体,应该和网民加强互动,为广大网民做好服务工作。
获奖者名单:
优秀奖5名:
江月卫:《农民父亲当“导演”》
何喜梅:《电话、手机与改革开放》
王和菊:《富民好政策给我打开了通往幸福的那扇门》
涓水流深:《记忆深处的路》
徐洋:《收音机和我一起成长》
入围奖10名:
何燕:《一坛萝卜干》
殷铖君:《阅读30年:小人书-小说书-电子书》
黄镇文:《从民众社会心理巨变看改革开放》
阿拉坦昌:《见证草原三十年》
白莉:《生于1978》
夏传寿:《从“鸭蛋滚滚来”到“桃李朵朵开”》
贺建新:《从“百衲衣”到“休闲服”看时代变迁》
张进和:《我自豪,我曾经是民办教师》
曹国选:《收音机与我家三代人的故事》
赵凯:《广播牵起改变我命运的红线》
参与奖15名:
隋洪波:《开往春天的森林小火车》
刘东兴:《手抄课本的故事》
范培真:《记忆中的一张黑白照片》
李思超:《门楼—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刘颖:《想起当年看电视》
于静:《脸上时事》
张成权:《咱老百姓真的可做主了》
岳红蕾:《一只衣橱的独白》
瓮福文:《家乡路的变迁》
卢书友:《两次买房》
自若:《偷渡的故事》
邱小南:《沧桑巨变龙穴岛》
汤礼春:《笑谈入厕的变迁》
李立强:《鱼鼓声声犹在耳》
崔海昀:《办在乡村小学的高考复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