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用汽车》杂志主办的“汽车进入家庭,我见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主题活动为期5个月寻找的“第一个拥有轿车的家庭”以及“我的汽车生活”有奖征文大奖的得主于当日揭晓。来自汽车界、媒体界、公关广告界等各界人士以及《家用汽车》杂志车友俱乐部的会员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此次《家用汽车》杂志主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主题纪念活动,围绕“汽车”和“家庭”两个要素,以“汽车进入家庭”为核心线索,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开展了“寻找第一个拥有轿车的家庭”和“我的汽车生活”有奖征文活动。大奖最终“花落”于来自北京的一个家庭以及来自江苏的有奖征文参与者,大奖得主获得由上海大众提供的一辆家用轿车为期一年的试驾权。
家用汽车杂志出版人兼总编辑王贞说:“寻找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形式。我们是想通过“寻找第一个拥有轿车的家庭”的活动形式,来梳理和回顾改革开放30周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社会的发展进程,见证汽车进入家庭的过程就是见证我们进入汽车社会的过程。 ”
“寻找第一个拥有轿车的家庭”的活动,是站在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追根溯源,追寻汽车之于中国百姓生活所留下的轨迹和影响。让每一个改革开放后较早购买私家车的车主,回顾他们当年买车时的历程,以及这么多年来汽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些都是汽车带给时代的变化。这一“寻找”过程,也是回顾汽车文化在中国逐步萌生、成长、形成的过程。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步入汽车社会的三十年,也是汽车逐步走入家庭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初,私人拥有轿车绝对是一种奢求。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私家车才终于走出那堵“曾经让国人遥不可及的围墙”,开始逐步走入家庭。在这30年中,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汽车政策,对推动汽车市场的繁荣和家用汽车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到打开国门,从寻找合资到民族自主品牌的逐渐成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诞生、成长到成熟的螺旋式发展历程。第一辆轿车的下线、第一辆私人轿车的售出,直到现在汽车款式让人目不暇接、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私家车保有量直线上升……中国汽车市场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此次活动到了上海大众的大力支持,这与其对改革开放的特殊“情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合资企业在中国的起起落落,可以说,上海大众是其成功者中的“第一”,是目前合资企业中成立最早的一家。它见证、经历并关注着汽车进入家庭的每一步。从最早的“官车”性质的桑塔纳到如今走家用路线的奖品车型朗逸,此次上海大众让“第一个拥有轿车的家庭”更深地体会到汽车时代的变迁。
据悉,活动主办方通过网络、报纸、广播、杂志,全方位播撒“征集之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搜索。“寻找第一个拥有轿车的家庭”活动坚持客观性、代表性、引导性三原则,自2008年6月开始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寻找工作,最终寻找到了1982年就拥有私家车的车主。与此同时,“我的汽车生活”有奖征文活动,投稿踊跃,截止到征文结束,已收到千余篇稿件,来自全国的私家车主图文并茂的诉说着他们和汽车的故事。
http://auto.people.com.cn/GB/834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