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们一家三口逛书店,《窗边的小豆豆》被儿子拿在手里:“还有人写我?”——因为儿子小名“豆豆”。就这样,《窗边的小豆豆》来到我家,我也就这样结识了日本教育家黑柳彻子女士。 我们夫妇都是教育工作者,黑柳彻子女士的作品引发了我的阅读兴趣。《窗边的小豆豆》在全世界拥有数千万的读者,被称作“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据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席这样称赞黑柳彻子:“再没有谁比她更了解孩子了!” 在《窗边的小豆豆》中,黑柳彻子记录了自己小时候因淘气被学校勒令退学的独特经历。正是这段幸福、快乐的求学时光奠定了黑柳彻子女士日后辉煌的一生。彻子女士让人在笑声中、感动中思考。 黑柳彻子笔下的小豆豆是个想象力丰富、精力不集中的小姑娘。上课时,她对着窗外的燕子说话。有时她也会站在窗边,等路过的宣讲艺人,让他们为同学们表演……后来,在小林校长的引导下,在小林校长宽容和赞扬式的教育方式下,小豆豆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宽厚仁爱的性格。黑柳彻子用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描写了小豆豆的生活,笔调轻松自如,人物栩栩如生。她用平实的语言记录着原汁原味、快乐无忧的校园生活。整本书语气直白而有趣,处处展现着一个小姑娘的天然本色。读者仿佛不是在阅读图书,而是在看着自己孩子的成长日记。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开心地一笑后还有更多的回味,而书中描述的小林校长的办学理念则成为我日后教育工作的坐标。巴学园是一个特殊的学校,小林先生在那里用自己非凡的学识教育着孩子们。他从不批评孩子,教孩子们唱与众不同的歌曲,任由孩子们做与众不同的事,以至于看到小豆豆不去上课而是独自在厕所里掏钱包时,他也只是在询问过后留下“你真是个好孩子”这句令小豆豆无法忘怀的话。 就是这“古怪”的孩子,“古怪”的学校,“古怪”的校长,却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巴学园的点点滴滴让人向往,小林校长的教育引人深思——在这样一个“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让我这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现代教育应当如何理解和发掘出每一个孩子的完美天性,让他们一生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中。 不久,我又读了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续篇《小时候就在想的事》。通过这两本书,我认识了黑柳彻子女士,她成了我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