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全球媒体儿童日官方网站和报道标识应用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社副总编彭树杰(右四)、吴锦才(右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新闻与筹资处处长戴尔(左三)等出席推介会。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李菲)新华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日在京举行推介会,正式发布“国际儿童日”大型公益活动和24小时环球直播报道标识,并推出这项活动和报道的官方网站。
根据新华社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5日在京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双方达成共识:以庆祝《儿童权利公约》颁布20周年为由,联合世界各国和地区媒体于11月20日前后围绕儿童权利保护在全球范围进行一系列公益活动和新闻报道。双方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促进儿童权益保护,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公益活动和新闻报道,是为了提高政府和普通民众对儿童权益的认知,促进国际社会给予儿童更多的关注,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截至11月8日,已有600多家国内外各类媒体和机构表示将参与这一全球行动。
据介绍,此次大型公益活动和新闻报道的官方网站于11月5日由新华网推出,包括中文版和英文版,开设有最新播报、要闻、图片、视频等主要栏目和相关背景资料专区,以及活动标识展示和下载区。官网集纳了新华社有关“国际儿童日”活动的所有形式的报道,媒体和用户可以从官网上随时查阅到有关信息和新华社所有的中、英文报道,下载活动标识。参与合作方如要上传、下载和共享有关内容,也可以通过官网入口进入相关页面,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登录。官网网址为www.news.cn/world/2009ucd。
在11月20日当天,从北京时间8时起,新华社联合参与媒体,在世界六大洲开展24小时多媒体环球“接力”报道。为了做好这次活动和报道,新华社调动了国内31个分社、境外118个分支机构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用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用中、英、法、西、俄、阿、葡、日8种文字,向用户提供新闻信息产品。网民当天可以在官网上看到全球媒体共同进行的24小时环球多媒体不间断直播报道的内容。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新闻处处长戴尔·鲁茨坦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新华社为这一活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正彰显了大众传媒所必须发挥的积极作用,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倡导人们为保护儿童、使其摆脱贫困、剥削和饥饿而做出更大、更积极的努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为新华社的报道工作提供全力支持,利用它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常驻办事机构,为新闻报道提供采访线索、背景信息和多媒体资料档案等。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点击图片进入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