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作品


创意核心为工业旅游和满清文化;构思源于中国传统太极图形内涵;以沈阳市花玫瑰为原创母形,“沈”字首字母S化做浑河,贯穿其中;浅蓝、嫩绿和线黄相互融合,展现旅游资源的夺目光彩。作者:柳岑
11号作品


标志整体造型是从东北面向世界的一扇窗户;可以看到沈阳历史文化象征—故宫,满清文化的载体;齿轮象征沈阳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国家重工业基地城市;标志性建筑:百合塔、彩电塔、辽塔;沈阳市花—玫瑰花。作者:北京读道创意机构
14号作品


标识以汉字“沈”的首字母“S”为主元素表现专属性;三个字母“S”首尾相连象征凝聚力;中心留白是“人”字体现沈阳旅游内涵“以人为本”;蓝色、红色、绿色象征科技、激情、和谐和环保。作者:杨奎
6号作品

图形由“远山、绿叶、故宫大正殿、冰雪、秀水”等元素组成,同时图形包含字母“S”;标识中运用书法墨韵,演绎出沈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章云途
39号作品


四个张开双臂的小人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四种颜色的组合从视觉上给整个标志增添活泼,体现沈阳既是古城又是活力开放的城市。作者:邢宏亮
49号作品


对称结构,左则沈阳市花玫瑰,象征自然旅游资源;右则故宫大正殿俯视图,象征人文旅游资源;一条优美曲线将设计一分为二,藉由沈水,即浑河之水,又有八卦图融合协调之意。作者:上海醉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8号作品

以写意笔法勾勒出整体形象,巧妙融合“一宫两陵”“太阳鸟”“沈阳英文”三大元素,同时轻快的色彩表达了沈阳城市的时尚、活力、大气。作者:王刚
12号作品

设计主体为沈阳故宫,以“中国沈阳”字的变形和组合突出悠久的历史;红色表示沈阳人民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作者:王小翠
2号作品


四百年清文化—沈阳故宫;齿轮—中国工业基地,象征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颜色是最具民族色彩的中国红;黄色是古代皇宫独有装饰色彩;蓝色代表环保、工业;红色,黄色,白色,蓝色代表着清太祖时期的八旗的主调色彩。作者:孙坚白
1号作品

作品说明:齿轮代表沈阳重工业;太阳代表城市热情活力;龙代表四百年清文化;龙的整体构型为汉字“沈”字作者:王付巧执
3号作品

采用二人转手绢的元素,突出沈阳旅游的娱乐性、民俗性。龙凤图腾展示沈阳作为清朝发源地的悠久历史,寓意吉祥,红色与黄色结合具有活力和历史感,蓝色代表沈阳深厚的历史积淀。作者:李依桐
4号作品

采用二人转手绢的独特元素与沈阳清文化代表大政殿相结合,寓意着娱乐旅游与历史文明旅游的结合,同时舞动的手绢也代表着日出,象征蒸蒸日上。作者:秦婉华
9号作品


标识采用太阳鸟元素作为主形象,突出7200年历史;太阳鸟尾部采用故宫大政殿元素,强化旅游资源特色;太阳鸟和故宫构成沈阳英文首写“S”字母,紧扣主题。作者:杨春槐
38号作品

标识由艺术化的沈阳市花—玫瑰为创作主体,融入“沈阳”缩写字母“SY”,将故宫、太阳鸟、浑河等设计元素经芝艺术构思归纳变异组合而成,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突显沈阳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作者:阴雨龙
34号作品

外围用书法形式体现故宫大正殿;中间字母采用沈阳旅游的拉丁字母“shenyangtravel”;下文蓝色波纹取自浑河;绿色象征沈阳蓬勃的生命力、发展力。总体6种色彩代表清文化、工业、幸福感、环保、活力、自然。作者:范志伟
50号作品

标识以沈阳拉丁字母“SHENYANG”的毛笔笔刷效果构成,字母“E”幻化成故宫大政殿,体现沈阳历史文化。字母“N”左上角延伸出彩电塔,右下角融入沈阳地图形状;鲜明色调展现多彩主题。作者:王雪
24号作品


以沈阳首字母“S”为造型元素,两部分彩带于中心相互交融,形成故宫大政殿;寓意情感的纽带将沈阳人民与八方宾客紧紧相连;上面的山川与下面的秀水融为一体,传达活力沈阳的旅游形象。作者:北京读道创意机构
7号作品

以大政殿作主体,老工业城市,本身为符号,把大政殿基座换作以齿轮为代表的工业符号,象征着这是一座有现代工业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齿轮的运动也代表着不断前进的沈阳。作者:任美娜
8号作品

故宫代表传统文化,金色是沈阳历史地位;大政殿后是沈阳市花—玫瑰,红色代表活力,外形似舞动手帕,代表鲜活的现代文化。八个花瓣代表八旗,也是沈阳拼音首字母“sy”变形。整体表现沈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文化的融合,诠释了“活力之都”。作者:王艺霏
15号作品

二人转的八角手绢、满清入关前代表性建筑故宫大正殿为元素,突出沈阳旅游的民俗文化与历史文化特点;沈阳历史文化的积淀与现代建设的蓬勃发展并存。作者:王佳琳
http://www.sytour.gov.cn/syslyj/zwb/xwzx/gzdt/
content/fcdf00273aac1c10013d6bdddf2131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