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征集活动自今年5月份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8月31日,共收到全国各地投稿作品270幅。根据征集启事及活动要求,我们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共10人组成评委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投稿作品进行了认真评议,经过初审筛选、复审入围、终审评议三轮环节,最终确定6幅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经过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研究,确定一等奖作品作为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现将结果公告如下:
一等奖(1名)

设计说明:
标识以“民生”的“民”为基础进行设计,其中巧妙融入“初升的朝阳”、“心形”及“飞舞的纽带”等形象,从而体现出标识的独特个性及行业内涵。
汉字“民”代表民意、民情、民生,体现出安徽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执政为民,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信念;“心形”体现出用心办好民生工程;“飞舞的纽带”体现出办好民生工程将更好建立老百姓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更快地解决民生问题,增进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外形为圆形,圆形代表圆满、满意,预示着安徽省委、省政府所办理的每件民生工程都让广大老百姓非常满意;同时圆形又似“初升的朝阳”,朝阳象征着阳光、公正、公开、透明;充分体现民生工程从民所愿、为民谋利、由民监督,有力推进普惠民生、和谐发展,建设美好安徽的光明前景。
色彩为中国红,中国红代表吉祥、喜庆、阳光、温暖、爱心、关怀……
作者:陈武强(重庆市)
二等奖(2名)

设计说明:
标识由“安徽”的拼音开头大写字母“AH”巧妙组合成“民”字的抽象形态,直观传达“安徽”、“民生”两大概念。“民”字让人容易理解为“民生工程”,鲜活地表达出亲民、爱民之情;其动感的姿态寓意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涵。背景的太阳给人朝气蓬勃、蒸蒸日上之感,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理念,预示安徽民生工程有力推进普惠民生、和谐发展,建设美好安徽的光明前景。
作者:方军(湖北省南漳县)

设计说明:
标识以民生的汉字“民”为整体造型基础,线条有机地变化为傲骨耸立的黄山松、展翅飞翔的和平鸽、飘扬的丝带以及昂扬向上的人和冉冉朝阳,充分体现出安徽的地域特色和民生工程的独特魅力。
汉字“民”,集中反映民生工程的特色,体现执政为民、从民所愿、为民谋利、由民监督的内涵。
傲骨耸立的黄山松与飞翔的和平鸽和飘扬的丝带有机交融、相辅相成,线条舒展奔放、优美流畅,凸显安徽地域特色,象征着安徽民生工程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和平鸽的形象塑造出民生工程新时期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以丝带为行动标志,解决群众民生问题,体现民生工程惠普人民群众、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新安徽。
昂扬向上的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象征民生工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理念,表达出亲民、爱民之情。人的头部犹如一轮冉冉朝阳,寓意民生工程发展态势蒸蒸日上、大放光彩,为崛起的新安徽贡献力量。
作者:陈方龙(上海市)
三等奖(3名)

设计说明:
标识是以“安徽民生工程”拼音缩写“AMG”为主创元素,融合勾画作迎着朝阳腾飞的幸福鸟,充分展现安徽民生工程勇于开拓、创新进取的形象,表明安徽民生工程从民所愿、为民谋利、以民为重,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带领百姓奔向光明、幸福生活。
标识又可以看作是交织的彩带勾勒出心型,寓意党心民心,携手同心,共同建设和谐、美好安徽。标识简洁明快、温馨大方,饱含前进的动力,彰显出安徽民生工程飞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标识色彩为橙红暖色系,清新、柔和,意为民生工程深入民心,温暖人民。
作者:林秀杭(福建省福鼎市)

设计说明:
标识以民生的“民”、民心、朝阳、飞鸟、纽带、安徽的首字母AH等元素进行艺术创意,突出了民生安徽、幸福安徽、和谐安徽的思想。展现了安徽民生工程如高飞的鸟儿飞遍安徽大地,进民户、知民情、解民忧,突出了民生工程是民心工程,得民心、顺民意,造福人民,为人民谋福祉,展现了关注民生工程,建设幸福安徽,突出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民生放在心上,把民众利益记在心里,一切以民为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陈聪荣(福建省厦门市)

设计说明:
标识由民生的首个字母“M”及一个心形图案组成,字母“M”变形为两个手写的“人”字,同时又是两扇代表徽派建筑特点的马头墙造型,双人即众,被心形图案包围,充分体现了安徽民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坚定理念;也充分体现了民生工程从民所愿、为民谋利、由民监督,有力推进普惠民生、和谐发展,建设美好安徽的光明前景。
标识由红、黄、蓝、灰四套色组成,红色和黄色代表热情、阳光,蓝色代表理性、科技。
作者:查志勇(安徽省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