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发展和50周年校庆工作需要,2007年11月20日,学校在校园网发布了《长春理工大学征集学校标识、校庆标识和校庆标语口号的启事》,该《启事》发出后得到社会各界朋友及广大校友的参与,共收到应征作品140余套。通过专家初评和复评,并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和学校教代会通过,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软件学院渊伟设计的校标(作品见附图1)和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部队医药》杂志社编辑部王子东设计的校庆标识(作品见附图2)入选。现公告如下:
一、学校决定从2008年5月1日起,启用新校标和50周年校庆标识。
二、新校标的涵义。
校标主体图案是一个“鼎”形的“光”字立于“M”形的电磁波之上,“M”又为“机械”英文的首字母,体现学校的光电学科优势和“光、机、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光”字下面的篆字铭文“明德 博学 求是 创新”为校训,体现了学校培养全面发展高层次人才的育人理念。“鼎”作为传国重器,是文明的象征、文化的载体,表现我校在优势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领先”、“尊贵”、“显赫”、“稳固”地位,预示着学校今后发展的鼎盛之势。双重“M”形状,又为后浪推前浪和翻开的书本形状,寓意学校人才辈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府气息。“M”线下方的1958为学校的创办时间。 整体图案,似东方冉冉升腾的太阳,寓意学校的蓬勃发展态势。
三、校庆标识的涵义。
校庆标识以彩带、齿轮、校标等为主要设计元素构成阿拉伯数字“50”,体现了学校建校50周年的含义。飘舞的彩带,表达了热烈、喜庆的意蕴,烘托了校庆的气氛;吉祥与圆满的红色,象征太阳与热情,体现博大与科学;希望与永恒的蓝色,体现了科学性和时代感;数字“零”变换成校标,使之表意更完全。整个图案构图简洁明快,活泼大气,富有时代气息,有很强的可辨性和亲和力,在视觉上可产生强烈的冲击效果,似一桥梁与纽带,象征着沟通与交流,寓意长春理工大学不断扩大与外界的交流——立足长春,服务社会,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此公告
长春理工大学
2008年5月
附图1:长春理工大学 新校标图案
![]() | 作者简介: 渊伟,男,1960年生。自幼喜爱艺术,少年自学,后跟随国内著名木刻家英若识先生习画。1979年考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学物理系红外技术专业,毕业后参军入伍,从军15年,曾任空军第一飞行试验训练基地第四观测站助理工程师、武警吉林森林总队敦化航空机降灭火大队中队长、武警吉林森林总队作战训练处参谋、武警吉林森林总队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8年转业,现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 |
附图2:长春理工大学 50周年校庆标识图案
![]() | 作者简介: 王子东,男,汉族,1957年12月出生,大专学历,毕业于沈阳军区大连军医学校医疗卫生专业。现为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部队医药》杂志社编辑部美术编辑。获奖情况: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烟台慈善总会会徽、北京读者协会会徽、《科学时报》社社徽、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徽、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校徽、山东聊城大学管理学院院徽、山东临沂师范学院65周年校庆标志、西南石油大学校徽、河北体育学院院徽、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标志、国际道德经论坛会徽、长江黄河环保接力棒活动标志、广东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徽、石家庄学院院徽、全国胶印技能大赛会徽、新疆昌吉住房公积金中心标识等,在标志征集活动中获入围奖百余项。
|